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医缓诊断膏肓之病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医缓诊断膏肓之病
[复制链接]
94
|
1
|
2014-4-1 01: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已经是一句成语,然而它的来源却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据《左传·成公十年》和《史记》晋世家、赵世家有关文字记载,公元前581年的一天,晋景公做了一个噩梦,十分怕人。</p> 他梦见一个恶鬼向他报复、索命。这个恶鬼披头散发,那头发从头顶一直拖到地上,样子非常吓人。恶鬼不断地跳着脚、拍着胸膛,气愤地叫着:“你错杀了我的后代,使我断子绝孙,很不仁义、不道德!我已经请求上帝,得到他的允许,向你索命来了!拿命来!”恶鬼不依不饶,一路追赶着晋景公奔跑。晋景公关上一道道大门,恶鬼在后边就把一道道门砸开,沿途撞坏了宫殿的大门、二门,并且进入寝殿内室,把内室的门也弄坏了。晋景公吓得急出了一身冷汗,大叫一声从噩梦之中醒来。
晋景公立即召见著名的桑田巫,让他占梦,断吉凶。巫这个行业在先秦时期是很显赫的职业,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号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一个“巫”字就是很明显的招牌。所以上至国家的战争、灾害、祭祀,下至平民百姓的婚丧嫁娶、治病寻物、动土解梦都要请巫师占卜。
桑田巫由于最灵验,且声名显赫就被晋景公召进宫。桑田巫经过龟占筮卜,得出结论:“赵氏孤儿的祖先为祟”,并且预言晋景公将为此而丧生。
“主君吃不上新的麦子面了!”
桑田巫的一个断语吓得晋景公魂不附体,成了挥之不去的魔咒,时刻困扰着晋景公。
原来二十多年以前,晋景公的先辈晋灵公昏庸无道,在宫里筑了一个高台,让人在上边用弹弓打人,以此取乐。他还经常滥杀无辜,谁提意见就杀谁。大臣赵盾几次进谏,不仅毫无作用,而且还险遭陷害,被迫出逃避难。在赵盾还没有走出晋国国境的时候,他的同族人赵穿杀了晋灵公。这件事经过晋成公,再到晋景公已经二十多年没人提起,也没有人怪罪了。可是新上任的司寇屠岸贾与赵氏有仇,他要借机报复赵氏、消灭赵氏,于是就召集人围攻、族灭赵氏。因为赵盾的后代赵朔的妻子是晋成公的姐姐,属于当朝国君晋景公的姑母,所以赵氏孤儿得以幸免于难。多年之后,晋景公做的这个噩梦就是因此而起。
为了“破解”这个噩梦,尽管晋景公恢复了赵氏孤儿的世卿地位和封地,但是桑田巫给他下的“死刑判决”却难以更改。
晋景公并不愿甘心等死,听说秦国有一个名医叫“医缓”,善于诊病、疗疾,于是就派人到秦国请医缓来诊治。
秦国名医医缓还没有来到的时候,爱做梦的晋景公又做了一个梦。他梦见有两个俗称“二竖”的小男孩在他的肚子里做祟。一个小男孩说:“听说秦国的医缓是一个名医,他带来了针药给晋景公治病,有可能会伤害到我们。我们往哪里逃好呢?”另一个小孩说:“不用怕,我们在晋景公的肚子里,躲到心脏的脂膏下面,藏在横膈肓膜之间,在这‘膏肓’要害之地,再有名的医生也奈何不得我们。”
不久,秦国的名医医缓来到了晋国,他经过察色按脉,细心诊断,不住地摇头叹气。
晋景公焦急地问医缓:“寡人的病情怎么样?”
医缓说:“您的病在心脏的脂膏与肓膜之间,疾病处在这‘膏肓’要害之地,用艾灸灸不着,用针刺也刺不到,使用汤药治疗,也很难使药物到达这个地方。硬性治疗,不仅不容易奏效,而且有可能带来更大的危害,实在难以治疗,还是慢慢地注意生活调养吧。”
晋景公听过病情分析之后,很佩服医缓诊断的准确性,称赞医缓是难得的良医。他让属下给医缓置办了厚重的礼物,把医缓送回了秦国。
此后,晋景公遵照医缓的嘱咐,注意生活调养,慎起居,节饮食,远女色。日子一天天过去,身体也没有发生急剧的变化,慢慢地地里的麦子成熟了。
他对桑田巫的话既不敢不信,又不敢完全相信,因为天神与地神的安排他不知道,也无法知道,只有通过巫神才能转达“天机”。
麦子收获之后,他吩咐御膳房赶紧磨面,准备尝新麦。这个过程对于晋景公来说,既刺激,又兴奋。晋景公觉得自己终于看到了麦熟,就要吃到新麦子了!
晋景公想到这里不免兴奋异常。那么,桑田巫的话为什么失灵了呢?他是个大骗子?!他可吓得我不轻呀!
他敢骗我?!
他越想越不是滋味,一定要治桑田巫的欺君之罪,而且要让他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于是,晋景公一边传话,召桑田巫进宫,一边准备磨新麦子,要吃新麦子面做的食物。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桑田巫也来到了大堂,晋景公让桑田巫亲眼看到了已经做好的新麦子面,问他知罪不知?还有什么话可说?
桑田巫俯首听命,只好就死。
杀了桑田巫,晋景公心情陡然高涨,而且马上就要吃新麦子面了,他更是兴奋不已。
然而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也真是无巧不成书,晋景公还没坐下,就感到腹部肠鸣不适,必须立即去厕所方便方便。
没想到,这一去就没有能走出来,晋景公一下死在了厕所里。
桑田巫的话应验了。
对于《左传》的这种记载,古人十分相信桑田巫的灵验,今天我们再看这则史料的时候,应该有不同的新认识。
首先,“膏肓之疾”不是非常急迫的疾病,不属于急症,否则,就不会说“不食新矣”,要等一段时间才会死,而且是一段不短的时间。
进一步我们可以推断,“膏肓之疾”只是疾病的部位比较特殊,秦国的医缓不能治疗,或者他没有措施治疗,但不等于当时或者后世就没有措施治疗。
再进一步说,晋景公的前期生活调养是有效果的。“膏肓之疾”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也没有要了他的命,“带病生存”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他在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里,情绪激动,愤怒、狂喜,其严重影响了他的健康,使他旧有的疾病突然加重、爆发,从而导致他的暴死、猝亡。这与他不懂得养生、放任自己的情绪、喜怒无常很有关系。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因此说,晋景公之死今天仍然是生动的反面教材。我们不能忽视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定要注意养生,特别不要忘记“带病生存”不仅是可能的,而且“破罐子熬过柏木桶”的例子是很多的。
也有人说,长寿的秘诀就是得一种慢性病,它能教会你善待生命,注意养生。(摘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曹东义主编《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ustr2971
|
2016-9-18 10: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看完这帖子以后,我没有立即回复,因为我生怕我庸俗不堪的回复会玷污了这网上少有的帖子。但是我还是回复了,因为觉得如果不能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那我死也不会瞑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mtb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