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孙悟空的医术与传统中医的诊断方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孙悟空的医术与传统中医的诊断方法
[复制链接]
139
|
1
|
2014-4-21 04: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孙悟空一行西天取经来到朱紫国后,正遇国王患病,孙悟空便扮作医生,去为国王治病。那国王听得孙悟空的声音凶狠,又见相貌刁钻,吓得跌在龙床上,不要孙悟空看病。孙悟空说: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之时不备全。太医院医官们闻言都称扬孙悟空说得在理,力劝国王请孙悟空治病。后来孙悟空用悬丝诊脉之法为国王看了病,自制了中药丸请国王服下,治好了国王的病。
究竟悟空说出了怎样一番道理呢?请看:“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之时不备全:第一望他神气色,润枯肥瘦起和眠;第二闻声清与浊,听他真语与狂言;三问病原经几日,如何饮食怎生便;四才切脉明经络,浮沉表里是何般。我不望闻并问切,今生莫想得安然。”
望、闻、问、切是传统中医的诊断方法。望又叫视诊,就是医生仔细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皮肤的颜色、走路的姿态、精神的状态等很多外部细节,发现一些对诊断大有助益的体征。比如一个病人精神萎靡不振,面容憔悴,脸色灰暗、苍白,眼光无神,那表明他可能患有严重的结核病、恶性肿瘤或者肝硬化等长期慢性疾病。又如一个病人走路时起步困难,而一旦走起来,便身体前倾,踏着小碎步急速前行,想停也停不下来,说明他可能患有震颤麻痹。闻就是听其声音,闻其气味。听病人的语声、呼吸、咳嗽、啼哭等身体各部分产生出来的声音。如病人的肚子中“咕咕”声不断,表示他的肠道中的可能有细菌感染了。闻病人身上的气味,如脚臭,说明患者多汗或脚癣合并感染;大蒜味,可能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烂苹果味,可能是糖尿病酮中毒。另外还有…些特异性较强的气味,如精神错乱病人身上有老鼠味,麻风病人有禽类羽毛味,鼠疫患者有蜂蜜味,饬寒病人有热面包味等。问就是问病人的发病原因及病变部位和一些不适表现。如病人哪里疼,什么时候开始的,吃过一些什么食物,饮食状态如何,小便是什么颜色,睡眠状况怎样等。通过问,可以了解到许多望、闻不到的情况。切就是切脉,又叫脉诊。就是探其脉象,查出病症。脉象就是医生用手指感觉出来的脉搏形象,它包括动脉搏显现部位的深浅、速率的快慢、强度的大小、节律的均匀与否等。正常的脉象是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中和有力、节律均匀的,称作“平脉”,有病时的脉象叫做病脉。由于人体的重要疾病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循环系统的功能,而脉象的情况又因循环系统的情况改变而不同。因此,不同病症常出现不同的脉象,医生通过切脉就可诊断病人的病症。
望、闻、问、切四大诊法是我国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总结出来的诊断疾病的方法。扁鹊对这四大诊法进行了全面运用并且加以了初步的系统化。这四种诊法在现在中医学上仍然沿用。吴承恩在写《西游记》时,巧妙地把我国古代名医形象和我国传统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技术通过孙悟空这个神话人物表现出来,不仅使故事显得真实生动,而且巧妙地宣传了我国的中医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隋国庆 湖南省岳阳市副市长)
</p>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canyushi
|
2017-1-3 22: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留下脚印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mtb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