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孙思邈的饮食养生观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孙思邈的饮食养生观
[复制链接]
202
|
1
|
2014-4-20 08: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寿超百岁,是古代有名的老寿星。在他所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有很多饮食保健方面的论述,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p> 重视饮食保健
孙思邈在古代那种战乱频繁物质贫乏的艰苦条件下,能寿超百岁,关键之一就是他非常重视饮食和保健。他在《千金要方》中明确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养生也。”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孙思邈还非常重视食疗,他指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主张饥饱适度
人在大饥大渴时,最容易一次吃得过饱或饮水过多,从而使胃肠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所以孙思邈认为饥饱一定要适度,他在《千金要方》中指出:“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就是防止饥不择食、渴不限饮的科学方法。如果一旦遇到饥渴难耐的情况,则应当缓缓进食,慢慢饮水,才能避免身体受到伤害。
反对暴饮暴食
孙思邈认为.每次进食均不宜过量,若暴饮暴食,则会增加肠胃负担,容易诱发疾病。他说:“凡常饮食,每令节俭,若贪味多餐,临盘大饱,食讫,觉腹中胀气,或致暴疾……”这种认识与《内经》:“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的观点相同。
孙思邈还特别主张晚餐不可过饱,他说:“夜勿过醉饱食”、“须知一日之忌,暮无饱食”。
吃饭定时定量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饮食以时,饥饱得中,”讲的就是吃饭要定时定量,这对维持胃肠正常功能、保持生活的规律性是十分重要的。他认为:“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这种饮食适量而止,常处于不饥不饱的节食理论,与现代科学所主张的“少量多餐”和适当节食有利健康长寿的观点是相同的。
反对勉强进食
孙思邈主张:“莫强食,莫强酒”。不论哪种情况,只要没有食欲就不应勉强进食,否则不但营养不能被充分吸收,还会增加肠胃负担。所以他认为应该“先饥而食,先渴而饮”。
三餐饮食宜温
孙思邈认为人的三餐饮食宜温不宜太热太凉。因为胃喜暖而恶寒,生冷、凉食宜少吃,特别是体虚胃寒者和老年人、儿童等若不加节制,则会损害脾胃之阳,引起腹痛、腹泻等症。饮食太烫则会灼伤咽喉、食道与胃的黏膜,据有关报道,食道癌高发地区与长期饮太烫的开水和喝热粥有关。所以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主张饮食宜“热无灼唇,冷无冰齿”。
饥饱不可即睡
孙思邈认为饱食之后不宜马上睡卧,否则容易停食有害健康。正如他在《千金要方》中说:“饱食即卧,乃生百病,不消成积聚。”孙思邈也反对饥饿时入睡,认为“不食即卧,令人心虚、多汗、多梦。”这与《内经》中“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认识是一致的。
此外,孙思邈“食毕当嗽口数过”“饥忌浴”与重视“饮食禁忌”等主张对健康都是十分有益的。(林 楚)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cvxdo
|
2016-12-27 22: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顶,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mtb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