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文字的规范与中医药传承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文字的规范与中医药传承
[复制链接]
158
|
1
|
2014-4-2 18: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也是记录和传播历史的主要载体。我们的汉字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但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字,还应当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算起。自甲骨文以来,汉字几种主要形体的演变和定形基本上都是在中原形成的。
甲骨文、篆、隶、楷书的产生、通行与中原关系密切
河南安阳小屯是甲骨文的圣地,它是商朝第20代君王盘庚迁都于殷(即安阳小屯一带)至纣王亡国这段时期通行的字体,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甲骨文中,已记载有20多种疾病,这是最早的中医文献。目前,正在安阳小屯一带建筑中国文字博物馆,这是一项泽被万代的伟大工程。
篆书是春秋战国到秦朝时期通行的字体。它的特点是每笔都要引长书写,所以叫“篆书”。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两种。大篆的笔画较繁复,通行于春秋和战国时期。小篆是秦朝李斯(他是河南上蔡县人)受秦始皇之命取大篆整理简化而成的,也称“秦篆”,是当时秦王朝全国统一的文字形体。李斯的小篆统一了天下的文字,这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从此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包括中医药文化)才能得到迅速准确和真正意义上的传播。
隶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大约产生于秦代。它把篆书的圆曲线条改为方折笔划,使汉字进一步符号化。到了汉代,隶书渐渐通行起来。隶书的产生,标志着今文字的起始,使汉字的形体演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东汉末年的大学者蔡邕就是书写隶书的圣手和大师。而蔡邕是河南杞县人。
楷书约萌芽于西汉,到东汉末年渐趋成熟。三国时代的钟繇是第一个著名的楷书书法家。他是河南长葛县人,他的家乡在三国时魏国的国都许昌附近,今仍属许昌市管辖。楷书笔划平直,结构方正。自魏晋以来,楷书便成了应用汉字最主要的形体,也是我们书写汉字的规范形体。
宋体字是在开封创立的。
《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是中原人
在两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文字的确立、规范和普及,再加上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古人为我们留下了数量巨大的中医古籍文献,中医药也因此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第一部字典是东汉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简称《说文》),大约成书于公元100年。许慎是东汉汝南郡召陵人,即今河南省漯河市郾城人。《说文》按汉字的形体和偏旁结构,将全书所收的9353个字,“据形系联”,分为540部,首创部首编排法;用“六书”的理论解释文字,确立了六书的体系;保存了篆文的写法系统和汉以前的古训古音,为古文字学、汉语词源学和古音学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是研究先秦古籍和古文字学的典籍,也是学习医古文的重要工具。
《说文》虽然不是医学著作,但是它对中医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说文》共收字9353个,其中重文1163个(即异体字),经初步统计,其中与医药学直接相关的文字将近1300个,如果去掉重文1163个,实际将近占全书收字的六分之一。
其大体分布是:生理方面的有674字,病理方面的有427字,药物方面的有150字,经络及针灸方面的有42字。其中表示病名的有359字,仅“疒”字旁的字就有102个。全书保存了丰富而系统的医药文字资料。
众所周知,两汉时期是中医药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而成书于东汉后期的《说文》一书,从一个侧面展示了那个时期辉煌的医学成就。对今人研究中医药学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从殷墟甲骨文到许慎的《说文解字》,汉字从形成、确立到规范,其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阶段都是在中原完成的,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巨大作用。这充分显示了中原古代文化对华夏文明所做的贡献。(许敬生 河南中医学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hslk4023
|
2016-9-29 07: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介是神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mtb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