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中成药片仔癀溯源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成药片仔癀溯源
[复制链接]
115
|
1
|
2014-4-1 00: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成药“片仔癀”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主治金疮伤痛、挫伤、扭伤等症,由麝香、牛黄、蛇胆、三七等组成配方。闽南方言把一切炎症统称“癀”。相传,片仔癀是明朝太医院秘方“御用良药”,由于外形如条索,用时切一小片内服或外敷片刻见效,所以叫做“片仔癀”。
明代嘉靖年间,奸相严嵩父子掌权,贪官污吏当道,朝政每况愈下。一位闽南籍的太医,因痛恨奸相残害忠良,就携带药方出逃,至璞山岩庙隐姓埋名削发为僧。当时寺中和尚多习武强身护庙,舞棒弄枪免不了要受伤。御医见状,即多方采集药材,按家传秘方精制成锭,并将药锭切成片状,既可吞服,亦可外用。和尚们用此药后,跌打损伤不同程度见效,为此无不拍手叫绝。后来,消息由寺庙传到民间,附近百姓凡红、热、肿、痛者均来索药,渐渐又传向四面八方。由于明代嘉靖后期朝廷内部发生党争,动乱不止,档案尽皆流失,包括明时太医的秘方都不见经传,“片仔癀”配方自然也无从查考。唯独可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三七的记载中获知一二,书中记载三七产于南方深山,既稀又贵,用三七入药传入宫廷,再配置成方,用特殊工艺制作成片仔癀,后定为宫廷秘方,时间为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但并未记载药方的真实面目。
如今,片仔癀已经成为国家中药生产绝密品种,其特效配方及独特工艺受国家绝密保护。我们仅能从片仔癀的产品说明中了解到它的四大主要成分:麝香3%,牛黄5%,田七85%,蛇胆7%。这四种成分均为我国名贵中药,其中麝香的来源——麝,被列为国家濒危物种。(裘影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duxjb
|
2016-9-16 01: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mtb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