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以中医药文化促人才培养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以中医药文化促人才培养
[复制链接]
155
|
1
|
2014-4-2 06: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而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博大深厚,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在促进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强化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等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切实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积极探讨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中医药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宝贵而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在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要性: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对于中医药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彰显医药院校的办学特色,提高学生中医药文化修养。二是提高学生临床工作中真正运用中医思维的能力。三是有利于引导学生群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必要性:就目前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学生情况而言,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原因在于:一是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是保证学生学好中医的首要因素。二是中医药人才的个性化成长因素中应该包括中医药文化。三是有很多学生对临床实习存在“心理障碍”,对跟师无所适从。究其原因,与中医药文化素养不高有着直接的关系。
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理论性强、实践要求高的工作。笔者认为,要确保该项工作取得实效,必须做到构建两个工程,抓好两个层面,实现两个结合。
构建中医药文化教育
和实践工程
构建中医药文化教育工程。是因为课程教学是弘扬中医药文化,培养传统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对此,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加强课程改革。一要优化课程设置。即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合理地开设古文、中医文化基础、中医哲学等必修课或选修课。二要加强教材建设。即积极开发以中医药文化教育为切入点,针对性强、内容丰富的相关教材。三要加强中医药文化课程教学的研究和探讨。即科学制订中医药文化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并努力开发中医药文化精品课程。
其次,要加强渗透教育。即倡导中医药专业课程与中医药文化课程的交叉和渗透,特别是要结合现有文化基础课、专业知识课教学,通过点拨、提示等途径,有机渗透相关的中医药文化教育内容,探索建立“由文化理解医学,以医学阐释文化”的教学模式,实现专业教育与中医药文化教育的渗透融合。
构建中医药文化建设实践工程。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获得更深入的体验和感悟。为此,可以通过以下形式实施:
在校内,要用中医药文化打造第二课堂的特色。既要组织成立推拿协会、针灸协会等学生社团,举办“杏林之春医学节”、“药膳美食节”等文化活动;又要开展名老中医学术讲座、“杏林讲坛”等学术活动,举办“中医药经典著作读书班”、“传统中医教学班”等教学活动;还要开展太极拳、养生气功等中医药保健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领略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在校外,要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群众活动。或者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走进农村、社区,进行中医健康咨询服务,举办中医药知识讲座等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或者利用学生见习、实习的机会,开展医疗义诊、养生保健知识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对中医药文化价值理念、伦理规范等的体会、感悟。
抓好普及型和系统型教育
普及型教育(横向)。即面对全体学生,采用普及型中医药文化教育的方式。对此,一方面要以开设中医药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为主导,指导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掌握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和思维方式,领会中医药文化的价值取向等;以举办中医药文化学术讲座、开展中医药文化竞赛等活动为辅助,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激发学习中医药文化的热情。从整体层面加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素质的养育。
系统型教育(纵向)。即对部分对中医药文化兴趣浓厚、可塑性强的学生,采用系统型教育的方式。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筛选”出有志于研习中医药文化的学生,因材施教,予以学习培养上的政策倾斜。一方面进行“弹性化”教育管理,给予其中医药文化学习上的“时空”支持。另一方面进行个性化培养。比如举办“中医药文化学习班”、成立“中医药文化协会”等,开展中医药文化深层次知识的传授;安排专门的“导师”带教,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药文化研讨等,从而促进其中医药文化水平更大地提高。通过树立典型,影响和带动其他学生。
宣传与研讨结合
软硬件建设结合
加强宣传与开展研讨相结合。在加强宣传方面,既要加强理论培训,即以提高学生的中医药文化修养为着眼点,通过举办中医药文化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讲座,组织学习文史书籍和中医药典籍等,引导学生掌握中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及名家风范等,提高其宣传中医药文化的本领。又要通过开展中医针刺手法、推拿手法、刮痧手法等技能的学习和表演活动,积极推进中医药科普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并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工作人群宣传简单实用的中医药知识,扩大中医药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在开展研讨方面,要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带领学生,既有组织地开展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等为对象的理论研究,又开展以中医药四诊方法、辨证论治等独到诊治方法为内容的实践研究。通过研究探讨,学习、挖掘和分析中医药文化渊源、文化内涵、文化元素等,为中医药文化建设提供全面详实、客观准确的基础信息。实践证明,学生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接受教育、提高水平的过程。
软硬件建设相结合。在硬件建设方面,要在校园环境建设上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既要对校园进行科学的功能分区,又要对校园环境进行精心规划。对校园的道路、广场、园林绿化等进行中医药文化宣传内容的布置,丰富和拓展各空间的中医药文化教育功能。
在软件建设方面,要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如随处可见的名医大家的经方典言、名老中医言论等。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将最新的中医药知识、发展动态,以及中医药文化研究成果及时传播给学生。让学生在校园内时时、处处接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万金淼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蠢华磊
|
2016-9-26 23: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有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mtb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