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浅析《金匮要略》建中汤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浅析《金匮要略》建中汤
[复制链接]
182
|
1
|
2014-4-21 07: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东汉张仲景所著之《金匾要略》,共载有3个建中汤,即小建中汤、大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因其功能为建立中焦脾胃之气,故名“建中”。正如《伤寒溯源集》所说:“建中者,建立中焦之脾土也。盖脾为五行之主,四脏之本,即《洪范》建中立极之义也。中气虚馁,脾弱不运,胃气不行,致心中悸动,故以建立中气为急也。”
组成、功效、煎服法及方解
小建中汤 桂枝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个,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小建中汤由桂枝汤倍用芍药加饴糖组成。虽以甘温补脾,建立中焦为主,但酸甘可以化阴,甘温可以助阳,故能调和阴阳。《金匮要略心典》云:“是方甘与辛和而生阳,酸得甘助而生阴,阴阳相生,中气自立,是故求阴阳之合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必以建中也。”桂枝辛温通阳,芍药酸甘敛阴,调和营卫。生姜辛温发散,大枣甘温补虚,宣通营卫。甘草、胶饴甘以缓急,补和营卫。营卫调和,阴平阳秘,脏腑功能正常,则诸虚恢复也。其功能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大建中汤 蜀椒二合,干姜四两,人参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方中蜀椒、干姜温中散寒,人参、胶饴补虚缓中。此方诸药合用大建中气,温阳助运,则诸证自愈。正如《医宗金鉴》所云:“主之以大建中汤,蜀椒、干姜大散寒邪,人参、饴糖大建中虚,服后温覆,令有微汗,则寒去而痛止。此治心胸中之寒法也。”其功能温阳建中,祛寒止痛。
黄芪建中汤 黄芪一两半,桂枝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个,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黄芪建中汤由小建中汤加黄芪甘味之药调之,以健运脾胃,调和营卫,使里气不急,诸虚自复。《金匮要略心典》曰:“急者缓之必以甘,不足者补之必以温,而充虚塞空,则黄芪尤有专长也。”其功能甘温建中,缓急止痛。
证 治
小建中汤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论述阴阳两虚,虚劳里急的证治。若阴平阳秘,则百病不生。脾虚心失所养致心悸;脾不统血致衄血;脾失温煦致腹中痛;脾不运化津液致咽干口燥。《金匮要略》黄疸病篇“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论述虚劳致黄的证治。黄疸本应小便不利,而今小便自利而黄,可知此非湿热黄疸也,而是中焦脾气不足,水谷精微不能上荣于面所致的萎黄。故用小建中汤健运中焦,黄自去矣。《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论述妇人虚劳腹痛的证治。由于气血生化不足,不能濡养经脉,故腹中痛。以小建中汤健运中焦,则气血生化有源,经脉得以濡养,则腹痛自止。小建中汤应用极为广泛,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
大建中汤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篇“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论述了阳虚寒盛的证治。阳虚寒盛,上逆于胃则呕不能食,及至胸腹则剧痛而不可触。故用大建中汤温阳建中,祛寒止痛。
黄芪建中汤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论述了阴阳两虚,气虚甚者的证治。《理虚元鉴》云:“夫劳倦虚劳之症,气血既亏,中外失守,上气不下,下气不上,左不维右,右不维左,得黄芪益气甘温之品,主宰中州,中央旌帜一建,而五方失位之师各就其列。”用黄芪增强其益气建中之功,使阳生阴长诸虚不足之证自除,故疾病向愈矣。
临床应用
小建中汤 综合近年临床报道本方治疗的疾病范围可涉及内外妇儿诸科疾病。对多种由脾胃阳虚或阴阳两虚引起的病症如胃脘痛、腹泻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对病后、产后及久病虚热,证属阴阳失调者有效,特别是对消化性溃疡、胃炎腹痛属虚寒者。此外有报道用于治疗小儿脘腹痛、肠易激综合征、习惯性便秘、痛经、人流术后腹痛等。
大建中汤 临床报道常用此方治疗胆道蛔虫症合并胆系感染、消化性溃疡、蛔虫性肠梗阻、腹痛泄泻等疾病,此外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小儿功能性便秘、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鞘膜积液亦有效。
黄芪建中汤 临床报道常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证属虚寒型患者,对慢性胃炎、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儿童直立性调节障碍、反流性食管炎等各种疾病证属阴阳两虚,气虚甚者有效。如有肝胃不和之吐酸,嗳气,呃逆,胀满等可酌情加乌贼骨、煅瓦楞、川楝子,有明显止痛效果。本方尚可用于脾胃素虚,卫阳不固,复感外邪者。
《灵枢·终始》说:“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这是建中汤立法处方之根本。现代在多种慢性病甚至是急性病由虚损因素或诱因所致者,皆可以用其建中汤灵活运用。(范铁兵 高俊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washOrast
|
2017-1-4 15: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嘘,低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gopa7574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