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日本安政本《伤寒论》的流传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日本安政本《伤寒论》的流传
[复制链接]
115
|
1
|
2014-4-5 06: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明末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江苏常熟赵开美(1563年-1624年)据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小字本《伤寒论》翻刻,逼真原貌,谓之宋版《伤寒论》,所据底本旋即亡佚,今称之宋本《伤寒论》即明赵开美本也。业内人士皆将赵开美本称为宋本,本文沿用成例,亦称赵开美本称为宋本。宋本原刻今存五部,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各藏一部,皆为国宝。
日本枫山秘府红叶山房亦藏宋版《伤寒论》一部,经笔者详考,红叶山房藏本系据赵开美初刻本翻刻,校勘草率,讹字较多,时有墨钉,阙少后序,与我国所藏赵开美原刻本绝非同一版次刻本。日本安政三年(1856年)堀川济以红叶山房本为底本翻刻,通称安政本《伤寒论》,是江户时期(1603年-1868年)所有翻刻宋版《伤寒论》最佳本。安政本不但改正红叶山房本大量讹字,墨钉补以文字,而且对宋本个别讹字亦予勘正。宋本卷七《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392条:“伤寒阴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花一作月多年)”。句中“月多”是讹字。字书有“月多”字,义为致密或肉肥美,均与此条文义无关。安政本剜改为“眵”字,极是。宋本卷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子目》第261条:“伤寒身黄发热,栀子蘖皮汤主之。第四十三。”“蘖”(nìe年)字形讹(按:子目误而正文不误年),当作“蘗”,安政本改为“蘗”字。安政本以理校法校此两字。日本安政本刊行后很快传入我国,对我国伤寒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简言之,清末大藏书家徐坊(1864年-1916年),字梧生,又字矩庵,他曾读过安政本。徐矩庵藏书之富,与江苏常熟铁琴铜剑楼瞿镛(1794年-1840年)、山东聊城杨以增海源阁齐驱并驾。徐坊在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本卷首写有题记:“《伤寒论》世无善本,余所藏治平官刻大字影写本而外,唯此赵清常本耳。亡友宗室伯兮祭酒曾悬重金购此本不可得,仅得日本安政丙辰覆刻本(近蜀中又有刻本亦从日本本出)。今夏从厂贾魏子敏得此本,完好无缺。惜伯兮不及见矣。坊记。时戊申(1908年)中秋日戊辰。”又写道:“北宋人官刻经注皆大字,单疏皆小字,所以别尊卑也。治平官本《伤寒论》乃大字,经也;《千金方》、《外台秘要》皆小字,疏也。林亿诸人深于医矣!南宋以后,乌足知此?矩庵又记。”
清末杨守敬精读此书并有批注,批注本藏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章太炎精研此书。《章太炎全集》第八集《伤寒论单论本题辞》盛赞安政本,并对宋本成书历史及赵开美本如何传入日本而演化为安政本以及安政本的重要意义皆有考证。章太炎精通《伤寒论》文献发展史、明晰《伤寒论》方剂之应用,考其所读《伤寒论》单论本,乃日本安政本。
1923年恽铁樵影印安政本,删丹波元坚序及堀川济跋,抹掉字旁日文反点符号,封面题以“影印伤寒论赵开美刻本”,此为恽铁樵伪造之赵本,实安政本也。
1931年上海中医书局按照安政本原貌影印。 1955年4月重庆人民出版社《新辑宋本伤寒论》、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伤寒论译释》,所据底本皆为恽铁樵本,实亦安政本也。
我国现存宋本《伤寒论》属于国宝级中医文献,在原刻宋本《伤寒论》影印前,唯安政本保存宋本大体面貌。日本森立之(1807年-1885年)《经籍访古志》云:“《伤寒论》十卷,明赵开美校刻本。枫山秘府藏。每半板十行,行十九字,高五寸九分,幅四寸三分。此本为《仲景全书》中所收,曰翻刻宋板。每卷首题汉仲景述,晋王叔和撰次,宋林亿校正,明赵开美校刻,沈琳仝校。其字画端正,颇存宋板体貌,盖《伤寒论》莫善于此本,然流传绝少,仅见秘府所贮。”森立之未曾寓目宋板原刻,对翻刻本已盛赞若此。
简略回顾安政本这段流传历史,可以看出安政本在《伤寒论》版本史上的重要价值和它对推动《伤寒论》学术发展的重要影响。《伤寒论》版本源流与演变非常复杂,六朝阶段版本传承演变尤为纷繁,各家解说不尽相同。章太炎先生基本观点是:《张仲景方》十五卷包括《伤寒杂病论》,梁阮孝绪《辨伤寒》十卷出自《张仲景方》,通称“梁本”,梁本分两途流传,一为《千金翼方》卷九卷十,称孙思邈本,一为隋本。太炎云:“孙氏所据为梁本,继冲所献、亿等所校者为隋本,故一不避隋讳,一避隋讳也。”荆南国末主高继冲将隋本进献北宋朝廷,校正医书局取为底本校正之,成为定本,明代赵开美摹刻,清修四库时已不可见。赵本“入日本枫山秘府,安政三年,丹波元坚又重摹之,由是复行于中土”。章太炎终其一生未见赵开美原刻本,所读白文本《伤寒论》为安政本,予以极高评价:“此《伤寒论》十卷,独完好与梁《七录》无异,则天之未绝民命也,虽有拱璧以先驷马,未能珍于此也!”又云:“信乎,稽古之士,宜得善本而读之也!”
仲景《伤寒论》所据底本为《汤液经法》。《汤液经法》32卷,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之《伤寒论》十卷上承梁本《辨伤寒》十卷,下启赵开美本,校正医书局校定之《伤寒论》在结构上对隋本作了较大改动,如增加子目、迁动方剂、删除重复、确定三百九十七法等等,已非《辨伤寒》旧貌。我国今存五部赵开美原刻本分初刻本与修刻本两种,初刻本偶有讹字,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中国医科大学本为修刻本,修刻本优于初刻本。台湾本原藏北平图书馆,1941年转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著名版本目录学家王重民教授在美国拍摄为缩微胶卷,北京国家图书馆现藏宋本《伤寒论》为缩微胶卷本,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本于1965年送归台湾,卷首有徐矩庵1908年所写墨笔题记,卷中及卷终有赵开美“东海仙蠹室藏”朱章,为赵开美手持之工作本,文献信息富于中国医科大学本。
日本安政本《伤寒论》对校勘《伤寒论》和研究《伤寒论》文献史具有重要意义。(钱超尘 北京中医药大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Gerardboom
|
2016-10-11 23: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完~~~~~~ 先顶,好同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mbld3820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