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同出一物 功效有异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同出一物 功效有异
[复制链接]
133
|
1
|
2014-4-11 21: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药的种类繁多。有些中药来源于同一植物,但功效却差异明显,甚至截然不同,临床应甄别使用。
生姜、生姜皮与干姜
均源自姜科植物姜,生姜为根茎,性辛温,可发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主治风寒表证、胃寒呕吐、风寒咳嗽等;生姜皮为根茎的外表皮,性辛凉,可和脾利水消肿,主治水肿、小便不利;干姜为干燥根茎,性辛热,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治里寒证、亡阳证、寒饮咳喘等。
桂枝与肉桂
均源自樟科乔木肉桂,前者为嫩枝,功偏发散表邪、温通经脉,善上行,主治风寒感冒、寒凝血脉诸痛证、心悸等证;后者为树皮,功偏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善入下,主治肾阳虚衰、心腹冷痛、寒痹腰痛、胸痹等证。
地骨皮与枸杞子
均源自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前者为根皮,性寒偏清火,功能凉血退虚热、清肺降火,主治阴虚发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与血热出血等;后者为熟果,味甘偏补虚,功能补肝肾、明目,主治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等。
桑叶、桑白皮与桑葚
均源自桑科植物桑树。桑叶为树叶,功擅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主治风热感冒、肺燥咳嗽及肝阳头晕目眩等;桑白皮为根皮,功擅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肺热咳嗽及水肿;桑葚为果穗,功擅滋阴补血、生津、润肠,主治阴血亏虚诸证、消渴及便秘。
马兜铃、青木香与天仙藤
均源自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马兜铃为熟果,以苦寒降泄为主,可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主治肺热咳喘证;青木香为根,以苦寒行散为主,可行气止痛、解毒消肿,主治各种气滞肿痛、痈疮疔毒证;天仙藤为茎叶,以活血通络、化湿消肿为主,主治风湿痹痛、妊娠水肿证。
何首乌与夜交藤
均源自蓼科植物何首乌。前者为块根,功专补肝肾、益精血、润肠通便,主治血虚精亏诸证及肠燥便秘;后者为藤茎或带叶,功专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主治虚烦不眠及风湿痹痛。
麻黄与麻黄根
均源自麻黄科植物多种麻黄,前者为草质茎,功擅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并利水,主治风寒表证、咳喘与风水水肿;后者为根及根茎,功擅敛肺止汗,主治自汗、盗汗。
川椒与椒目
均源自芸香科植物花椒或青椒。前者为熟果皮,性辛热,可温中止痛,杀虫止痒,主治中寒腹痛、寒湿泄泻、虫积与湿疹;后者为种子,性苦寒,可泄水消肿、降气平喘,主治水肿胀满、痰饮咳喘。
苏叶与苏子
均源自唇形科植物紫苏,前者为茎、叶,性上浮,善发汗解表、行气宽中,主治风寒感冒、脾胃气滞等;后者为熟果,性沉降,善降逆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主治痰壅咳喘、肠燥便秘等。(尚学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向肥妓
|
2016-11-20 23: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傅正在组织专项会议研究到底要清炖白骨精还是红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wjdz1160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