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养颜健脾老松华——引出柳五芳官姐妹情的茯苓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养颜健脾老松华——引出柳五芳官姐妹情的茯苓霜
[复制链接]
141
|
1
|
2014-4-14 08: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美人迟暮,自古都是伤感之事。保养容貌、延年益寿的食物或药物向来使人们趋之若鹜。《红楼梦》中,一包融治病、补身、养颜一体的茯苓霜,几经转赠,还牵扯出一桩公案来。
第六十回中柳家的得了芳官给的半瓶玫瑰露,送了半盏与她患热病的侄儿。哥嫂感激不尽,她嫂子特地从抽屉内取了一个纸包,拿在手内送柳家的至墙角边递于她,说是因她哥哥看门当班时,恰有粤东的官儿来贾府拜见,给了看门人一篓茯苓霜作礼,故分到了些。据说粤东“这地方千年松柏最多,所以单取了这茯苓的精液和了药,不知怎么弄出这怪俊的白霜儿来。说第一用人乳和着,每日早起吃一钟,最补人的,第二用牛奶子,万不得,滚白水也好。我们想着,正宜外甥女儿吃。”
柳五儿自小身体怯弱,服茯苓霜正可调脾胃、强身体、美容貌。她是个有情有义的姑娘,得了好东西就想回赠好姊妹芳官一些,便袖了半包去怡红院找芳官。谁知路上遇见管家婆子林之孝家的,被误认为窃贼,那半包说不清来路的茯苓霜竟成了贼赃,搅和到了太太屋里失窃玫瑰露一案中。
后来是宝玉怜香惜玉,也为着怕事情闹大伤到三妹探春的体面,一人全应了下来方才无事。
一小包茯苓霜,牵扯出无穷事端。不是珍贵之物,在贾府也算稀罕之品了。茯苓霜,应是用鲜茯苓去皮后,磨成浆,再晒成白粉,因脱水风干之后,最终呈霜状结晶物质。制成之后色白如霜,质地细腻,故有此名。
茯苓原长在老松树的根上,古人以为是松树精华化生的神奇之物,故称之为茯灵(茯苓)、茯神。东晋医家葛洪在《神仙传》中有“老松精气化为茯苓”的说法。茯苓其实是一种寄生在松根上的真菌,分为几部分,名称不同,功效也各异。其外表被覆的一层褐色外皮叫茯苓皮,断面靠外侧的疏松层因呈淡红色而叫赤茯苓,内部白色致密部分称白茯苓。还有的茯苓中间有一道松根穿过,靠近树根的部分称茯神。
茯苓性甘、淡、平,归肺、胃、肾经。健脾益胃、宁心安神、利水渗湿。主治小便不利、头身水肿;脾虚泄泻、妇女带下;痰饮咳嗽、痰湿入络、心神不宁、心悸失眠等症。
这是一味除了治病疗疾外滋补养颜功效极佳的中药,当年广东应为其主要产地之一。“粤东官儿”带来的,也算道地药材了。北宋大学士苏轼在《东坡杂记》曾说,常吃茯苓可以人面若处子。如未嫁的处女一样的面色,该是莹白水嫩中透有些微红晕的肤色吧。作为茯苓的精华,茯苓霜滋养作用应会更好。据说,慈禧太后就很喜欢茯苓,在她内服的延年益寿的补益方子中,将近一半的方子里都用到了茯苓。
茯苓性味平和而无毒,常被制成食物,名声大噪的茯苓饼即为其中佼佼者,甚至已成为北京传统特产。以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制成薄饼,中间夹有用蜂蜜、砂糖等熬溶的汁液,外加蜜饯干果等碎仁做成馅心,其形状如满月、质地如薄纸、洁白似霜雪,甜美甘香,风味独特。相传曾为脾胃失和的慈禧太后所钟爱,还赐给大臣们食用。
其实,在金元四大家之一张子和的著作《儒门事亲》中,就已记载茯苓饼制法:“茯苓四两,白面二两,水调作饼,以黄蜡煎熟。”如今吃的茯苓饼已是改良多时了。
茯苓净面润肌,健脾安神之功尤佳。养颜名方“三白汤”其中一白就是白茯苓。祛斑增白、润泽肌肤是每个女性孜孜以求的事,有时候,无需昂贵的化妆品,善用一点药食两用的中药,调理机体,亦可收面白如玉之效。如茯苓,或配以芡实、枸杞与母鸡、鱼等煲汤,祛湿利水;或配以薏苡仁、山药等熬粥,调和脾胃。对久病多病、身体怯弱、年老之人亦有益。(吴潇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dj1qc9zw
|
2016-12-6 05: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喜欢看如这样有用的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ysuxj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