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本经》葛根功效释义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本经》葛根功效释义
[复制链接]
83
|
1
|
2014-4-5 06: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葛根在《本经》中被列为中品。原文: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根,其“主消渴”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张锡纯的玉液汤当中,后世医家在治疗糖尿病时常常选用本品,不仅能够降糖,而且能够治疗或预防降低糖尿病并发症。药理研究也发现本品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这为本品治疗糖尿病提供了依据。当然,消渴并非就是糖尿病,不过有诸多糖尿病患者表现为阴虚型消渴,此时就可以用本品来治疗。原文所讲的“起阴气”可以理解为滋阴生津止渴,既可用于消渴,也可用于热病口渴。
张发荣教授以葛根芩连汤为基础通过加减,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诸多证候中。方中葛根用量较大,多为20~50克,因其既可清泄肺胃实热,又能生津养液,对糖尿病患者的口干口苦症状有明显改善。黄连用量多在6~12克,其过量易苦寒伤中,更易耗伤津液,有燥结者,长期服用则加重便秘之弊,故无便秘者用之为宜。葛根与黄连同用又可制约黄连之燥。黄芩多用15~20克,其苦寒之性弱于黄连,对清肺胃实热之效佳。葛根芩连汤主治“身大热”,这种大热,最常体现在外感高热之中,《伤寒六书》之名方柴葛解肌汤即含本品。
现代中药学及药理研究并未提及本品具有止呕作用,一般不用于呕吐的治疗。不过,在古代医籍中有应用的记录,如《补缺肘后方》治卒干呕不止,用葛根,捣绞取汁,服一升许。
葛根具有解肌之功,可治疗项痛强痛,在《伤寒杂病论》中有多处应用葛根的名方,如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等。葛根所主治的项背强痛,即为痹痛,临床上常用本品治疗颈椎病、肩周炎等病证。葛根的解肌作用不仅为临床所证实,而且药理研究发现,本品所含的葛根黄酮对血管具有明显的扩张作用。现从葛根中提取出葛根黄酮,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冠心病即为胸痹,也是诸痹的一种类型。
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症的范围,陈双四先生认为葛根治疗痛风作用机理,与葛根有扩张心脑血管,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增加对体内尿酸的排泄有关。1999年第6期《中医杂志》曾报道陈氏以生葛根50~100克嘱病人水煎代茶饮,预防痛风性关节的复发,效果良好。同时,重用葛根合四妙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诸毒”是指多种毒性,所以“解诸毒”一语似乎能够解多种毒,但这一功效临床鲜用,至今也没有发现葛根究竟是解药物中毒,还是食物中毒。既无临床报道可佐证,也无药理实验依据。不过,虽然传统认为葛花能够解酒毒,葛根也具有一定的解酒毒作用,这也算得上是“解毒”作用。
总之,《本经》重视葛根对消渴的治疗作用,故列之于首。然对本品的止泻作用却未提及,而后世用本品治疗泄泻极为常用。(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昉中满城
|
2016-10-11 19: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更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mbld3820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