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传染病论坛
›
肝病治疗中心
›
乙肝患者勿须人人自危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乙肝患者勿须人人自危
[复制链接]
390
|
1
|
2008-7-19 08: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在临床中常常遇到踏入治疗误区的乙肝患者,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对乙肝的基本转归与合理治疗不甚了解,或受到某些广告内容的负面影响而谈乙肝色变。归纳广大病友所共同关心的几个问题,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1、长期病毒携带或患病怕传染给亲属和周边的人群,同时亦担心受到社会的歧视;2、治疗乙肝和各种护肝药名目繁多,且各有利弊而不知所从;3、长期病毒携带或久治不愈而演化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其实,固然乙肝可以传染,但也不是十分的可怕,传染和发病与否完全取决于各自的抗病毒能力和免疫功能,如果自身有健全的免疫系统即使病毒携带也往往终身无恙,尽管国内外尚无治疗乙肝的特效药,但我们发现有部分患者即使不通过任何治疗也有全部转阴甚至产生保护性抗体的,由此说明,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提高抗病毒能力才是治疗乙肝的关键。
最后,还要告诫广大病友,在乙肝患者中形成癌变的只是极少数,不必为此忧虑而紧张。只要我们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疾病,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切实提高自身免疫功能,避免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如酗酒)等,我们就一定会像所有健康人一样拥有灿烂美好的明天。
·乙肝治疗失败的教训分析与治疗展望
人类自发现乙肝后,医务工作者就从未松懈寻找、探索治疗乙肝的有效方案,遗憾的是,迄今国内外尚无治疗的特效药。因为乙肝病毒寄宿在肝细胞里面,任何药物在杀灭病毒的同时,都会破坏肝细胞。
在以往的临床中,我们历经多种治疗方案失败。从中总结两点教训:1、依靠外源性抗病毒物质(如干扰素、贺普丁、中药等),在用药的时候,许多患者HBVDNA数量下降或转阴以及HBeAg转阴,但停药后体内抗病毒物质不足又会反跳,长期或大剂量用药又会增加肝脏解毒负担,使原本有病的肝脏雪上加霜;2、人体自身免疫力不能提高,一切治疗都可能会失败。
目前,免疫学领域在防治乙肝方面获得了较大进展。例如:利用乙肝疫苗能使90%的人接种后不患乙肝;又有人从部分人感染乙肝后未经治疗而自然转阴还产生了抗体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借助于现代基因工程手段,在5%CO2温箱中培养出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克隆增殖后回输到体内清除病毒。因该方法技术要求严格,操作极其复杂,且代价高昂,难以推广。尔后,在上述基础上又相继出现了基因治疗,全息自灸等方法,达到了殊途同归的目的。目前,治疗性乙肝疫苗已经在孕育之中,可望在近年内获得成功。人类攻克乙肝的时日已不再遥远
·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究竟要不要治疗
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究竟要不要治疗,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认为不需要治疗的理由有二:一是大多数无症状携带者往往长期携带也不一定有什么后果,甚至少数人免疫功能提高后还能自然转阴;二是确实没有特效药可向患者提供,而且无目的用药反而会增加肝脏负担。目前已有众多学者将无症状携带者列为不适合生物学治疗的对象,这使得广大慢性乙肝患者感到失望。但是否乙肝病毒携带者必须要等到发展至肝细胞损害,有明显症状后才进行治疗,这一直是广大医生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认为,临床上可以区别对待,对于经济承受能力较差而又不愿意治疗的人,也可以暂缓治疗,但要动员他们定期进行医学监督检查,以防不测。对于经济条件较好而又愿意接受治疗的人,我们还是应该及早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比如调节免疫,增强抗病毒能力,这样不仅能使不少人早日康复,而且这种预防性治疗还可以大大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div class="par_zx_btn">更多乙肝问题,请点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wjdz1160
|
2014-12-26 16: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金钱社会里,竟然还能见到楼主这样的性情中人,无疑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会员之家
中医内科
天气不错pga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肝病治疗中心
突发急性传染病,甲流,禽流感,SARS
布鲁菌病
出血热
乙型脑炎,流脑,脑炎脑膜炎
手足口病
麻疹
肠炎,痢疾,疟疾
性病,艾滋病
风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
寻医问药
患者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