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传染病论坛
›
肝病治疗中心
›
乙肝与肝硬变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乙肝与肝硬变
[复制链接]
293
|
1
|
2011-7-9 13: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1.乙型肝炎会转化为肝硬变吗?
肝硬变是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其特点是肝细胞反复弥漫性变性坏死,继之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使肝脏正常小叶结构破坏和血液循环途径发生改变,造成肝脏变形、缩小、变硬,并形成结节状而成肝硬变。
肝硬变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在我国,其病因主要与病毒性肝炎有关,而在病毒性肝炎中,一般认为甲型肝炎不引起肝硬变,丙型肝炎虽可引起肝硬变,但发病率较低,一般认为肝炎后引起肝硬变主要由乙型肝炎发展而来。此种肝硬变一般为大结节型,少部分为小结节型或混合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硬化的病因学关系,从下面几方面的研究资料可得以说明。一些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肝硬变患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肝硬变者或一般人群;我国台湾省有报告指出,肝硬变的HBsAg阳性率高达85.4%,而对照组仅为14.7%。我国大陆二些研究资料表明,在肝硬变病死者尸检的肝组织中,经免疫组化染色查明有乙型肝炎病毒指标者(HBsAg,HBcAg)北京报告为85.7%,上海为85.5%,广州为74.5%,广西为71.8%,根据肝硬变患者中乙肝病毒的高存在率,可说明肝硬变的发展与乙型肝炎密切相关。临床观察也证实慢性乙型肝炎向肝硬化的转变,上海医科大学追踪观察424例急慢性乙肝患者,发现41.2%的乙肝患者后期转化为肝硬变。
2.肝炎后肝硬变有哪些临床表现?
肝炎后肝硬变患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大多数患者可呈现持续的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症状与体征。少数患者也可因症状轻微或极不明显,以至在手术或尸体解剖时才出现肝硬变。
肝硬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不适、上腹腔痛及腹泻等。其中乏力和食欲不振出现较早,且较突出。上述症状常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出现,经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肝功能检查多正常或轻度异常。一般来说,代偿期肝硬变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而失代偿期肝硬变患者症状较重,且可见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所致的症状和体征。
(1)全身症状:肝硬变常见的全身症状为疲倦和乏力。轻的患者疲倦较轻,严重者可见全身衰弱,甚至卧床不起。其原因可能是由于:①肝病时食欲减退,摄入热量不足;②肝脏病时糖、蛋白质、脂肪等中间代谢障碍以致能量供应发生障碍;③肝脏损害时,血内胆碱酯酶含量下降,以及胆盐蓄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作用,引起神经—肌肉传递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④肌肉活动所产生之乳酸转变成为肝糖元发生障碍,使肌肉组织中乳酸蓄积过多;⑤肝脏疾病时,肠中缺乏胆汁,吸收脂溶性维生素E障碍,维生素E缺乏可以引起营养性肌萎缩以及肌无力现象。此外,水与电解质的紊乱、钾与镁含量减少以及低血钠综合征等也有关。
(2)消化道症状:肝硬变常见的消化道症状是食欲减退,表现为饮食量明显减少,甚至不思饮食。这是因为静脉压增高而使消化道充血,蛋白质缺乏而致胃肠道水肿,消化酶缺乏以及胆酸产量减少等,从而使胃肠道的消化、吸收以及蠕动发生障碍。食欲减退与摄入的营养过少,更不利于肝硬变患者营养供应,致使全身情况恶化。
肝硬变患者有时感到恶心,严重者可见呕吐,有的尚有口干、口苦、津少舌干等症状。另外,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约10%有腹泻,失代偿期的患者约20%有腹泻。其原因可能为结合胆盐缺乏,影响脂类浓度的微胶粒相(团),使脂肪吸收障碍以及肠道水肿等引起。
(3)肝脏本身改变:肝硬变早期肝脏一般较大,质地多较硬,表面尚光滑;晚期可触及结节或颗粒状,一般无压痛,当肝细胞进行性坏死或并发炎症时则可有压痛。多数伴有不同程度脾肿大。
(4)内分泌与代谢失调:肝脏是内分泌激素灭活和代谢的重要器官,肝硬变患者由于肝细胞的病理改变,导致激素的灭活和代谢异常。
①性腺功能减退:肝硬变患者因肝功能减退而见睾丸酮产生减少、血清睾丸酮水平降低,血清雌二醇水平较正常人高。临床上男性患者常有性功能减退和女性化,可出现阳萎,胡须和体毛减少,睾丸萎缩和前列腺变小,或见乳房发育,呈女性体毛分布和体态。女性患者有月经失调、闭经、月经减少及无排卵周期发生率增高,不育症及性欲减退。此外,患者面部、颈、上胸、肩背和上肢可出现蜘蛛痣和毛细血管扩张;在手掌大鱼际、小鱼际和指端部位有红斑(肝掌)。
②醛固酮增多:肝脏是醛固酮灭活的主要部位,肝硬变患者晚期常有醛固酮增多现象。由于醛固酮增多时作用于远端肾小管,使钠重吸收增加,抗利尿激素增多时作用于集合管致水的吸收也增加。钠水潴留使尿量减少和浮肿,对腹水的形成和加重也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③糖代谢异常:肝硬化病人由于肝脏对血糖调节发生障碍,可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的表现。由于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导致葡萄糖代谢机能减退,使血糖升高。肝硬变患者晚期也可出现低血糖,由于肝脏贮存糖原及糖原异生作用功能低下,特别在摄入糖量不足时更易出现低血糖。
(5)出血倾向和贫血:肝硬变患者的毛细血管脆性往往增加,因此,患者容易出血。毛细血管脆性的增加,与肝脏损害有关,例如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K的利用障碍以及某种毒素之作用等。患者亦因脾功能亢进引起血小板减少,肝细胞功能不全和衰竭时制造的凝血因子减少而易于出血。出血的部位可见于鼻粘膜、齿龈或皮下。
(6)脾脏肿大:肝硬变时脾肿大是由于门静脉压增高,脾静脉血流经门静脉发生障碍而使脾脏肿大,为正常的2~3倍,部分可平脐或达脐下。
<div class="par_zx_btn">更多乙肝问题,请点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canyushi
|
2016-10-4 12: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帖子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段落清晰,情节诡异,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平淡中显示出不凡的文学功底,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我辈应当学习之典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中医内科
tfup4642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肝病治疗中心
突发急性传染病,甲流,禽流感,SARS
布鲁菌病
出血热
乙型脑炎,流脑,脑炎脑膜炎
手足口病
麻疹
肠炎,痢疾,疟疾
性病,艾滋病
风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
寻医问药
患者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