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乙肝

[复制链接]
查看318 | 回复1 | 2010-10-5 06: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急性乙肝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若能早期诊断,采取适当的休息、营养和一般治疗,大多数病人可在3-6个月内自愈。
急性乙肝发病分为三期,三期的症状表现如下
第一期为前驱期,这时的症状不明显,病人可能有疲乏无力感,全身不适感,也可有恶心及胃口不佳,还可有轻度发热。这一时期常不被注意,或误认为是一般的感冒。
第二期为黄疽期,病人由尿黄、眼睛发黄,进一步发展到全身皮肤发黄,如果黄疸较深。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大便颜色也变浅,此时病人的恶心、呕吐、周身痛等症状可能有所减轻。有一些病人并不发生黄疸,但可能有肝区隐痛、胃口不佳、乏力等症状。黄疽期大约持续1-6周。
第三期为恢复期,患者黄疸逐渐减轻、消退,大便颜色恢复正常,皮肤瘙痒消失,食欲增加,精力较前充沛,但仍有时感到乏力,尿色也较深。恢复期约经2-3个月,走向痊愈,整个病程不超过6个月,多数为3-4个月。
轻型的乙肝病人对病情不要无所谓,不要以为急性乙肝过一段时间反正会好,而不引起重视。病人除了积极配合休息与营养外,每隔1-2周,就应当看门诊1次,最好是固定一家医院,固定一个医生。这样定期看医生,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使病人获得治疗指导。每月检测一次肝功能,通过ALT和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及时掌握肝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监测自己病情是否恶化。每3个月检查一次“两对半”,以了解体内乙肝病毒被清除的情况。
尽管急性乙肝病人可以不住院治疗,但仍然要注意不要传染给其他人,生活中要注意隔离、分餐、分床、分生活用品的原则,并尽可能避免性生活与强调使用避孕套。
许多人认为所有的乙肝都会转为慢性,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而实际的情况是,如果一个成年人以前从来没有乙肝病史,突然患了乙肝,那么他只有5%~10%的可能会逐渐转为慢性,而剩余的90%~95%都是急性的,而且是完全有可能治愈的。其中,症状较为轻微者不需要任何治疗便可自愈,一部分症状较为严重的急性乙肝患者,除了需要休息和生活饮食调养以外,还需要由医生予以输液等对症治疗。
急性乙肝初期的治疗非常重要,因为医学界一般认为,急性乙肝在经过治疗半年之后,如果还不能痊愈,那么患者便会转为慢性乙肝,需接受抗病毒治疗。急性乙肝在治愈之后,不再具有传染性,而且被治愈的乙肝患者还可以终生得到免疫。(责任编辑:罗燕平)
<div class="par_zx_btn">更多乙肝问题,请点击→
岳光 | 2016-6-10 00: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能给你幸福,但可以给你舒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