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难治愈的原因

[复制链接]
查看254 | 回复1 | 2013-4-5 16: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的传染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包括急性、慢性、淤胆型和重症型肝炎,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数病例可转变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达60%,HBsAg阳性率约为10-15%。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
乙肝是一种可以治疗的肝病,但同时它是一种难以治愈的肝病。那乙肝在治疗上到底遇到什么样的难题呢?
问题之一:“保肝”药物并不能起到真正的保肝作用。
对策:强调针对病因的治疗,采取釜底抽薪的章法。目前保肝药物众多,如益肝灵(水飞蓟素)、甘利欣、垂盆草、门冬氨酸钾镁、肝炎灵等,这些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血清转氨酶,使肝脏炎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然而在临床上,血清转氨酶水平高低并不能评价肝内炎症活动的轻重。有时应用降酶药物使血清转氦酶恢复正常,但肝组织炎症坏死仍很明显,病情仍然在发展。因此,还要加强随访,注重病因治疗,也就是抗病毒治疗。但目前由于抗病毒治疗疗程长,花费贵,适应症较窄,许多患者只能选择廉价的保肝治疗,只要肝功能正常就罢了。其实由于引起肝炎的根本原因并没有消失,病毒复制始终存在。即便是肝功表面上正常了,但是肝组织内部炎症并未熄灭。如果给病人做一个肝穿组织检查,会发现肝脏组织炎症活动依然存在,免疫组化检查也会发现肝组织内部病毒复制活跃。
<div >
gopa7574 | 2017-6-22 12: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撸一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