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传染病论坛
›
肝病治疗中心
›
乙肝为什么难治愈?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乙肝为什么难治愈?
[复制链接]
225
|
1
|
2013-7-6 12: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不少乙肝患者,在治疗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疗效并不明显;到目前为止,应用于肝病治疗的药物和疗法虽然很多,但效果却差强人意,这是为什么呢?
不同乙肝病毒感染者的乙肝治疗难度不同,乙肝病毒一但侵入机体会很快和肝脏正常细胞结合,并且侵入肝细胞核内,和肝细胞包成一团很难分离。所以说乙肝是很难治愈的。
乙肝难治的客观原因
具有四十多年临床经验的专家认为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治疗的主要目的都应该是:
1.持久抑制或清除病毒,使肝炎病变缓解,防止肝硬化乃至肝癌的发生。
2.降低或消除传染性,即阻止肝病的蔓延。
乙肝难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病毒多处存在。乙肝病毒为泛嗜性病毒,可在肝脏、胆管上皮细胞、胰腺、淋巴细胞等组织和细胞中存在和复制。抗病毒药物较易清除血中的HBV(乙肝病毒),而组织细胞中的HBV则不易被清除或清除较晚,成为复发的重要原因。
②免疫耐受。母婴垂直传播与婴幼儿水平传播为我国HBV的主要感染特点。婴幼儿的机体免疫系统发育与HBV感染、复制相伴随,待免疫系统成熟后,会误将HBV认为是自身成分而难以发挥排斥清除反应。这是我国慢性乙肝难治疗的重要原因。
③基因整合。早期感染上乙肝病毒后,由于免疫耐受,常无症状表现,至成年期发现而开始治疗时,中间往往已间隔了十余年,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早已发生了多处基因整合。此时治疗,即使血清中乙肝病毒多项指标,如“两对半”中的e抗原等下降或消失,细胞内整合的病毒基因仍可在停药后复制、表达,造成反跳、复发。这是造成乙肝难治的又一重要原因。
④基因变异。传统上认为,病毒转阴(如“大三阳”转为“小三阳”)是病毒复制减弱、传染性降低、病情好转的标志。但最新研究表明,即使“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只要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为阳性,就可能预示着乙肝病毒已发生变异。这种变异说明,病毒仍复制活跃,仍有传染性。而且e抗原(HBeAg)不能表达,表示病毒不易被清除,易致慢性化发展。更糟的是,这种变异株对抗病毒治疗不敏感,表现为复发率高、远期疗效不佳。
乙肝难治的主观因素
以上所讲的主要是慢性乙肝难治的一些客观因素,另外还有不少的主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疗效。如:
①对象选择不合适。许多患者不属于抗病毒治疗的范围(如慢性病毒携带者、中晚期的肝硬化患者等),却硬要使用干扰素治疗,非但难以取得疗效,反而容易造成不良反应。
②用药方案不正确。一些患者虽然属于抗病毒治疗的范围,但是所选用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及剂量、疗程却不正确,临床上也难以奏效。例如,我国乙肝患者对于α-干扰素的合适剂量应为500万至1000万单位,疗程为半年至1年,但是却很少有患者照此坚持进行。
③滥用和乱用药物。有的患者四处求医,今天用西药,明天用中药,再加上名目繁多的广告,更让他们无所适从。滥用药物的结果只能增加肝脏负担,耽误了病情,加大了治疗难度甚至加剧了病情恶化。
正确治疗肝病的方法
专家最后总结归纳了正确治疗肝病的答案:配合医生治疗,注意一些禁忌,轻松乐观=肝病康复。他主张治疗肝病的意义是:
1.抑制病毒复制,促进病毒清除。
2.减轻肝脏炎症,改善肝脏组织,促进肝细胞修复。
3.阻止或延缓肝硬化。
4.降低HBV相关性肝癌的发生率。
5.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6.延缓、解除患者的临床症状。他认为目前最有效的乙肝治疗方法是抗病毒、免疫调节,是改善肝功能和阻止肝硬化,而不是刻意追求病毒阴转。(责任编辑:小医)
<div class="par_zx_btn">更多乙肝问题,请点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rgoj7938
|
2017-7-20 05: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渗透无处不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内科
尊生保健
会员之家
夏采佻yv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肝病治疗中心
突发急性传染病,甲流,禽流感,SARS
布鲁菌病
出血热
乙型脑炎,流脑,脑炎脑膜炎
手足口病
麻疹
肠炎,痢疾,疟疾
性病,艾滋病
风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
寻医问药
患者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