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传染病论坛
›
肝病治疗中心
›
歧视比乙肝病毒更可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歧视比乙肝病毒更可怕
[复制链接]
252
|
1
|
2009-12-30 05: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媒体报道,去年12月29日,卫生部就体检中乙肝病毒检测有关问题召开了媒体通气会。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卫生部拟于近期制定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五项”检查有关政策。明确禁止将携带乙肝病毒作为限制入学、就业的条件。
为做好寒假期间的爱肝、护肝宣传,市传染病医院从2月1日起至3月1日止,凡教师、学生凭教师证、学生证,门诊免挂号费;门诊检查:肝功能、乙肝六项(定性)免费,乙肝定量、肝脏B超等优惠20%;住院费用减免200元。其他人员肝功能、乙肝六项(定性)优惠20%。
青少年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群体,由于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社会上入学、就业,以及结婚、生育等,对乙肝患者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因此,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常处于焦虑和抑郁中。
其实,人们担心的乙肝“大三阳”传染性高,主要是血液传播性高;肝功能指标中转氨酶和黄疸的高低,并不能决定传染性的大小,即肝功能不是决定传染的因素;接触感染者的皮肤,也不会传播乙肝病毒;而对于母婴传播,通过科学预防阻断,能让90%~95%的新生儿免受乙肝病毒感染;其性伴侣,也可通过注射乙肝疫苗获得免疫力。
从医学角度看,乙肝病毒感染自然史一般可分为3个时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期。由于年龄特点,青少年乙肝感染者大多处于免疫耐受状态,指乙肝病毒复制活跃,表面抗原阳性和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DNA滴度较高,而转氨酶水平正常,肝组织学也无明显异常。对于这个阶段的患者,国内外专家认为,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病毒携带者与病人有本质的区别,因为医学、科学的无知或偏见,导致“乙肝歧视”,后果严重的话,可能比病毒本身更要人命。
目前,乙肝病毒感染尚无理想的特效药物,社会上宣传的某些“转阴”、“根治”等,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真正有良知、有责任的医院及医生都会建议:乙肝病毒携带者,最好每年去正规医院检查1次,因为部分携带者可能转化为慢性乙肝;乙肝患者一定要规范治疗、定期检查。慢性乙肝患者应根据病情,遵医嘱定期复查,这对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治疗,意义重大。
当然,预防重于治疗。具体应做到洁身自爱;不以任何方式吸毒;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接种乙肝疫苗。
其次,自我保健也很重要。禁忌过量食用高脂和高糖类食物;禁忌酗酒;禁忌过度体力和脑力劳动;禁忌大怒和忧郁;禁忌恣情纵欲;禁忌乱用药物,尤其是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责任编辑:小医)
<div class="par_zx_btn">更多乙肝问题,请点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idhb8423
|
2015-12-4 14: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女人谨记…一定要吃好玩好喝好睡好,一旦累死了,就有别的女人花咱的钱,住咱的房,睡咱的老公,泡咱的男朋友,还打咱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天气不错pga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肝病治疗中心
突发急性传染病,甲流,禽流感,SARS
布鲁菌病
出血热
乙型脑炎,流脑,脑炎脑膜炎
手足口病
麻疹
肠炎,痢疾,疟疾
性病,艾滋病
风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
寻医问药
患者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