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乙肝病毒的变异选择

[复制链接]
查看283 | 回复1 | 2011-2-24 19: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BV的变异自然界物种普遍存在变异,变异是生物适应环境谋求生存的重要方式。HBV同样具有适应性和变异性的倾向,在慢性感染过程中,适应环境而发生基因变异是较为常见的现象。
变异的选择
变异的发生取决于特定区段的功能制约、宿主一病毒的相互关系和不同的选择压力。
慢性HBV感染常存在相似株群体。在感染过程中发现的变异株,可以由原先的毒株变异产生新的毒株,或原已存在的毒株经选择成为优势株。变异虽可在慢性感染中自然发生,但经常受一些因素选择,包括宿主免疫和抗病毒治疗。
自然发生的基因差异应是随机的,可以分布于整个基因组,但如果对病毒自身是致死性的或不利的改变将被进化淘汰。经选择的病毒变异不是随机分布的,可能在药物作用的靶位或免疫攻击的表位,变异后病毒仍能有效复制,或能逃避药物,或能逃避免疫清除。
1.免疫逃逸
氨基酸替代改变了病毒的表位,宿主只对原来的表位有免疫应答,变异病毒可逃避宿主的免疫清除而使感染持续。
2.耐药逃逸
核苷(酸)类药物长期应用中发生的变异,改变了病毒基因序列中的有效靶位,从而发生耐药性变异。某种药物选择某种变异毒株,取决于宿主的免疫状态、病毒的复制速率、自然状态下变异株所占的比率,以及药物作用的选择压力等多种因素。(责任编辑:杰瑞)
<div class="par_zx_btn">更多乙肝问题,请点击→
owli5555 | 2016-8-8 08: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三千积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