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与脾的密切关系

[复制链接]
查看228 | 回复1 | 2013-1-22 18: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统血、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首先,肝脾两脏的关系在于肝的疏泄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化功能健旺。
其次,肝藏血,脾统血,肝与脾在血的生成、贮藏及运行等方面亦有密切的联系。
(1)消化方面
饮食物消化吸收、水谷精微输布、糟粕下行均在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的协同下完成。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有助于脾升胃降及两者功能的协调。
只有脾气健运,化源充足,肝得滋养才能遂其疏条达之性,《删补名医方论》谓:“肝为木气,全赖土滋培,水以灌溉。”若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困遏脾阳,或湿郁化热,湿热熏蒸肝胆,可致肝疏泄失职,见纳呆、便溏、胸胁腹痛、呕恶、黄疸等症,称为“土壅木郁”。
(2)血液方面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主统血,固摄血液防止溢于脉外。脾气健旺,生血有源,血循脉中,则肝有所藏,肝血充足,肝得所养,则能正常疏泄,促进脾气健运,发挥生血统血的作用。
此外,肝藏血,两者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液统藏,起着防止出血的作用。若肝病日久不愈,可造成脾气不和,气血畅行受阻,藏血统血失司,则出现瘀血、鼻衄、齿衄、呕血、便血等血证,肝不藏血与脾不统血同时并见,临床称为“藏统失司”。
一般来说,肝不藏血多见实证,脾不统血多见虚证。总之,肝与脾关系密切,肝病传脾,脾病及肝,肝脾两脏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张仲景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责任编辑:杰瑞)
<div class="par_zx_btn">更多乙肝问题,请点击→
尖爱情渗 | 2017-5-17 17: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告!别开枪,我就是路过来看看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