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传染病论坛
›
肝病治疗中心
›
专家提出乙肝感染慢性化的新机制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专家提出乙肝感染慢性化的新机制
[复制链接]
154
|
1
|
2013-10-24 23: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全球医院网讯
乙肝是我国危害最大,范围最广的肝病,再加上起极高的传染性,给广大人民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经约有9300万的乙肝感染人群。
专家指出,迄今为止,病毒逃逸宿主防御及乙肝慢性化机制并不清楚。因此,研究病毒与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及病毒持续感染的分子机制,将有助于设计治疗慢性乙肝的新的靶向药物。而近日,专家提出了乙肝感染慢性化的新机制,这将对于乙肝的研究有着积极的作用。
专家提出乙肝感染慢性化的新机制
microRNA-122 (miR-122)在肝脏中特异性表达,而且是肝细胞中丰度最高的小RNA,在肝脏功能和病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在“973”、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孟颂东研究员课题组新近的研究发现,miR-122作为宿主限制性因子明显抑制病毒复制,而在乙肝慢性感染中由于慢性炎症和病毒感染引起miR-122下调。进一步研究查明,miR-122通过cyclin G1/p53通路对病毒复制起调控作用。
基于以上研究,课题组提出乙肝感染慢性化的新机制:乙肝慢性感染下调宿主限制性小RNA,通过miR-122-cyclin G1/p53-病毒增强子通路促进病毒的表达与复制。这为进一步了解HBV病毒的持续感染机制和肝癌发生途径提供了新的依据和阐释,同时提出miR-122作为治疗慢性乙肝的潜在新一代药物的可行性。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微生物研究所孟颂东研究员,孟颂东研究员2007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毒与肿瘤免疫。研究热休克蛋白在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肿瘤免疫中的调控机制,相关治疗性疫苗的研发;非编码RNA对乙肝病毒复制作用,对T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除此之外,孟颂东研究组去年还获得了热休克蛋白gp96抗乙肝病毒方面的系列进展。他们在前期研究中发现调节性T细胞(Treg)对gp96免疫活性起负调控作用,之后进一步查明清除Treg可显著提高gp96的T细胞免疫活性和抗肿瘤活性,为提高gp96疫苗的免疫活性以及目前gp96作为肿瘤自体疫苗在临床中治疗肿瘤提供理论指导;通过乙肝病毒(HBV)转基因鼠模型,发现gp96介导的T细胞免疫应答可有效抑制和清除乙肝病毒,gp96佐剂疫苗能有效激活HBV特异性T细胞,并降低转基因鼠Treg的数量。(责任编辑:凳子)
<div class="par_zx_btn">更多乙肝问题,请点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朝业宇公
|
2017-8-25 11: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告可以看,但是广告的东西绝对不可以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wjdz1160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肝病治疗中心
突发急性传染病,甲流,禽流感,SARS
布鲁菌病
出血热
乙型脑炎,流脑,脑炎脑膜炎
手足口病
麻疹
肠炎,痢疾,疟疾
性病,艾滋病
风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
寻医问药
患者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