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传染病论坛
›
肝病治疗中心
›
丙肝治疗新进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丙肝治疗新进展
[复制链接]
181
|
1
|
2012-5-2 18: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最新的体外丙型肝炎病毒培养法的研究成功无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新型抗病毒药物(聚合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的发展。这些新型抑制剂可以明显的减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后合成的病毒产物。
从1989年第一例丙型肝炎确诊以来,丙肝的诊断和治疗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目前的治疗方法是联合应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和病毒唑,通过免疫系统进而攻击肝炎病毒。而在将来的治疗中,抗病毒药物将直接作用于丙型肝炎病毒,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
另外,在应用蛋白酶抑制剂时,有证据表明宿主免疫应答的重建可以加速内源性干扰素的合成。在这些新型小分子抑制剂获得临床使用许可前,我们可以对业已形成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病毒唑的治疗方案进行适当的修改。治疗四周内丙肝病毒RNA的迅速消失(快速病毒学应答)可以缩短(I型、II型、III型)丙肝患者的治疗时间。对于不能取得快速病毒学应答(RVR)的I型患者,最好能够延长治疗时间到72周以最大程度上达到持久的病毒学应答(SVR)。应用丙肝病毒蛋白酶抑制剂的一期研究数据显示这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很显然,蛋白酶抑制剂对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是非常强的。
在应用VX-950(750毫克 q8h)进行治疗过程中,有25%的患者的丙肝病毒RNA在治疗两周后即呈阴性。而SCH 503034对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不敏感的患者往往非常有效。当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蛋白酶抑制剂应用时,达到HCV RNA阴性的治疗效果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
同样,关于聚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表明:联合应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如:NM283)和聚合酶抑制剂可以增加短期内达到HCV RNA阴性的比例。而单独应用蛋白酶抑制剂则可能导致(156位点)逃避突变的发生。针对艾滋病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抗病毒治疗正是产生耐药突变的前车之鉴。因此,联合治疗(如:同时使用一种或两种蛋白酶和聚合酶抑制剂)无疑成为了丙肝治疗的规范和标准。如果这些强效的抗病毒药物可以迅速降低病毒水平,那么传统的“干扰素+病毒唑”的治疗方案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因为服药剂量低而治疗周期短的新型疗法较之传统的副作用强的疗法确实存在着不小的优势。二期研究的重点将集中在联合应用蛋白酶抑制剂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时是否需要加用病毒唑上。今后,我们所面临的丙型肝炎治疗中的挑战还有诸如:如何防止肝移植受者丙肝复发以及防止继发肝细胞癌等问题。最后我想说的是,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主动免疫、被动免疫、甚至是治疗性免疫都会参与到丙型肝炎的治疗中。
<div class="par_zx_btn">更多丙肝问题,请点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蠢华磊
|
2017-1-28 13: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楼主在,论坛的明天必将更好!大师的话真如“大音希声扫阴翳”,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使我等网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晴天霹雳,醍醐灌顶或许不足以形容大师文章的万一;巫山行云,长江流水更难以比拟大师的文才!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你烛照天下,明见万里;雨露苍生,泽被万方!透过你深邃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你鹰视狼顾,龙行虎步的伟岸英姿;仿佛看到了你手执如椽大笔,写天下文章的智慧神态;仿佛看见了你按剑四顾,江山无数的英武气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肿瘤治疗中心
杏林杂谈
vsha2110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肝病治疗中心
突发急性传染病,甲流,禽流感,SARS
布鲁菌病
出血热
乙型脑炎,流脑,脑炎脑膜炎
手足口病
麻疹
肠炎,痢疾,疟疾
性病,艾滋病
风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
寻医问药
患者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