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关于黄精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关于黄精
[复制链接]
591
|
2
|
2011-12-14 22: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黄精在神仙道教故事里是最常见的一味药物。《神仙传》里,不少老少男女神仙都是通过服饵黄精脱胎换骨走上长生之路的。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服食黄精,恐怕已说不清了。据张华《博物记》中说:“昔黄帝问天姥曰:‘天地所生,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天姥曰:‘太阳之草名黄精,食之可以长生。’”这大概是有关服饵黄精的早期记载。东晋道士兼医药家葛洪,在他的《抱朴子·仙药》中亦讲过黄精“服之十年乃可大得其益”。隋代有羊公服黄精法,自此到唐、宋两朝,服食黄精的事例就比较多起来了。
黄精究竟是一种什么药草?历代“本草”不乏说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采集诸家“本草”之说,对黄精有比较详细的介绍:黄精又名黄芝、戊己芝、菟竹、鹿竹、仙人余粮、救穷草、米餔、野生姜、重楼、鸡格、龙衔、垂珠。这些名称都各有一定业历,黄精为服食要药,多列草部之首,神仙家们认为属于芝草之类,因为它得坤土之精粹,所以叫做黄精;又因为黄精得天地淳精,所以它还叫做戊己芝;至于“仙人余粮”、“救穷草”、“米餔”等名称的由来则是黄精可代粮食而具有日常生活的功用;“菟竹”、“鹿竹”二名,是因黄精叶子长得像竹叶,而且兔、鹿喜欢吃;“重楼”、“垂珠”之类,则取黄精的种子形状相似。黄精南北各地都生长,但据说最好的出产地在嵩山和茅山两处。黄精的根、叶、花、实都可以吃,作为药用和作为粮食的,则是它的块根,根黄色如嫩生姜,二月收采,蒸熟晒干用。
本来,黄精说白了也就是一种普通植物而已,其实最初发现黄精可以当吃物,照我想还不就是一些常常食不果腹的平头百姓,遇到荒年灾年,人要活命,跑到山上找些树叶、草根之类的填饱肚皮。其中有一个人,碰巧挖到了一种叶子长得像竹子的植物,它的块根又粉又甜,味道委实不错,便当粮食一般吃了起来,这事让大伙儿知道了,也都一起来吃。后来自然就传出去了,并且越传越稀罕,越传越神奇,终于让张华这样的文人发生了兴趣,信笔一挥,说仙家曾作过鉴定,这种植物叫黄精,是神药,吃了它能成仙。神仙家们也来附会,指长论短,讲出多少见证,引得好神仙方术的一干人信以为真。近读徐铉的《稽神录》,卷五有一篇《食黄精婢》,故事不长,具引如下:
临川有士人唐遇,虐其所使婢,婢不堪其毒,乃逃入山中。久之粮尽,饥甚,坐水边,见野草枝叶可爱,即拔取濯水中,连根食之,甚美。自是,恒食久之,遂不饥,而更轻捷。夜息大树下,闻草中兽走,以为虎而惧,因念得上树乃生,正尔念之,而身已在树杪矣。及晓,又念当下平地,又翕然而下。自是,意有所之,身辄飘然而去,或自一峰之一峰顶,若飞鸟焉。数岁,其家人伐薪见之,以告其主,亦骇异,必欲致之。或曰,此婢也,安有仙骨,不过得灵药饵之尔。试以盛馔,多其五味,令甚香美,致其往来之路,观其食否。果如其言,常来就食,食迄不复能远去,遂为所擒。具述其故,问其所食草之形状,即黄精也。复使寻之,遂不能得。其婢数年亦卒。
这个故事亦真亦幻。说它真呢,完全可以相信逃入山里的女孩在饥寒交迫中靠吃黄精而活了下来,说它幻呢,这女孩自己还不知道,居然能够修到随意念移形的超人境界。可惜,如果不是有人暗中使坏,那么女孩就会永远成为自由自在的陆仙了,不过从故事里亦能看出,神仙也不是人人可做的,必要像这位女孩一样受苦受难,才能有机会,不然那个也想成仙的唐某人怎么就无缘得到黄精?
神仙家们则不这么看问题,他们不管你能不能得到黄精,先为你研究出专门服饵黄精的方法来,其法甚多,挑选几种来博看官法眼一顾:
细切黄精一石,加水二石五斗,煮去苦味,漉出,囊中压取汁,澄清,再煎如膏乃止。以炒黑黄豆末相和得所,捏着饼子如钱大。初服二枚,日益之。亦可焙干筛末,水服。
取瓮子去底,釜内安置得所,入黄精令满,密盖,燃至气馏,即曝之。如此九蒸九曝。若生则刺人咽喉。若服生者,初时只可一寸斗,渐渐增之,十日不食,服止三尺五寸,三百日后,尽见鬼神,久必升天。
用黄精根茎,不限多少,细切,阴干,捣末。每日水调末服,不任多少。一年内变老为少,久久成地仙。
取黄精捣捩,取汁三升,若不出,以水浇榨取之。生地黄汁三升,天门冬汁三升,微火煎减半。纳白蜜五斤,复煎,令可丸,如弹丸。日三服,不饥,美色。亦可止榨取汁三升,火上煎可丸。日服如鸡子大一枚,再服三十日,不饥,行如奔马。
我觉得,神仙家们还是有点可爱的,他们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登上神仙之途,真正地不厌其烦不怕其累想方设法尽心尽力,这似乎也是神仙家能够诱得一些人跟他们走的原因吧。看他们如此做作,我们方才明白,为什么那些饥不择食的平常老百姓,虽也曾大碗大碗吃黄精却未能成仙,其原因正是不懂得仙药有仙药的服法呀。
至于后世的医家们,思想上亦不免要受到神仙家的迷惑,至少他们相信神仙家的说法有助于宣传黄精的医药作用。因此,连《本草纲目》的作者,讲到黄精的药物学知识时,亦沾染了神仙家的气味。他写道:黄精气味甘平无毒,可以用于“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补五劳七伤,助筋骨,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单服九蒸九曝,食之驻颜断谷,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下三尸虫”。所谓“轻身延年不饥”,所谓“驻颜断谷”,都是神仙家的用语。其实这不仅仅是对黄精这一味药的语言表述方式,借此还可以从一个侧面探究,为什么中医长期以来与神仙方术之间总是纠缠不清,以及为什么中医始终摆脱不了方伎的囿限,从而在历史解释中被置于受轻视的地位。且不说别的,回过头来看看张华、徐铉之类对于黄精的态度、兴趣,一眼就能看清文人们其实在这个问题上起了很大作用,他们在医家与神仙家们之间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如果追究起来,肯定难逃干系。然而历史是由他们书写的,他们不但不认账,反而利用了书写的方便,将自己与方伎分得清清的,撇得远远的。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费振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txjyl1952
|
2014-8-9 06: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浮云面前一定要淡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icmv7465
|
2017-12-18 22: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楼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走进中医
中医内科
hslk4023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