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中医说“羊”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说“羊”
[复制链接]
393
|
2
|
2012-2-4 23: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一年伊始,万象更新,随着一阵阵春天的锣鼓,“羊年吉祥”的歌声、笑声迎面扑来。在中医学词林里,有关“羊”的故事多多。今偶拾数则,与读者共飨。
三羊开泰
在我国古代,羊与祥是相通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羊,祥也”。意思是“羊”就是“祥”。羊为象形字,阳气在上,举头高望状,故又通“阳”。所以“三羊开泰”又可书为“三阳开泰”。考“三阳开泰”是从《周易》演化而来。农历正月为泰卦,其下卦为乾,乾为天,天属阳,表示阳气上升。上卦为坤,坤为地,地属阴,表示阴气下降。这样天阳上升,地阴下降,天地相通,万物生成,乃为大自然的文泰。由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泰”表示上下沟通,志同道合,社会稳定,国泰民安。《周易》云:“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所以前人常以“三羊开泰”作为一年开头的吉祥语。
中医学在《周易》“天地交泰”的基础上,比类发展而形成了“明阳相交”、“心肾交通”的理论。清代唐容川在《医易详解》中云:“必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则天地交泰,万物亨通。…惟其乾坤相交,是以化成坎离。乾得坤阴而成离,坤得乾阳而成坎。…是以水火既济,为无病也” 。这里所讲的“水火既济”就是心肾相交或心肾交泰。如果水火关系失调,使水火不济,心肾不交,就会出现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一系列病变。为使心肾交泰,医学家特立交泰丸,以交通心肾,使水火既济而无患。
羊盗五谷
《素问·脏气法时论》有“五畜为益”句,即将牛、羊、豕(猪)、犬、鸡作为补益的必需食品。羊的种类较多,主要有山羊、绵羊、羚羊等。其羊肉性热味甘,是秋冬季补阳气的佳品,它具有温补气血、暖中祛寒、开胃健脾、通乳治带的功效。羊肉自古便为公认的美食,汉字“美”就是借“羊”而创造的,俗语“大羊为美。”“善”字也是由“羊”字组成的。羊又是古代珍贵的祭品,太牢、少牢中都有羊。在中国民间传说中,羊同希腊神话中盗火给人间送来温暖的普罗米修斯一样,羊盗五谷给人间而舍生取义。早在《山海经·西山经》中,就有用羊脂治疗皮肤皲裂的文字记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羊条下叙述的入药部分几乎涵盖了羊的所有部分。如补气用的羊肺、羊肚、羊心;补血用的羊肝、羊髓、羊血;补阴用的羊乳、羊肾、羊胫骨;补阳用的羊肉、羊睾丸、羊脂等。特别是羚羊角(为高鼻羚羊,即赛加羚羊的角,原产俄罗斯、蒙古和我国新疆一带),它的清热凉营、平肝熄风之功,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可惜近数十年来我国境内已不见高鼻羚羊的踪迹。
羊名为方
历代医家,以羊为方剂名称的药方、食疗方颇多。最早的是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当归生姜羊肉汤,它以补气养血、温经祛寒而被人们所称道。余如治疗内障口翳的羊肝丸(《肘后备急方》)、治疗虚损羸瘦的羊肾羹(《太平圣惠方》)、治疗不能食的羊胃汤(《外台秘要》)、治疗消渴病的羊髓煎(《千金翼方》)、治疗脾虚白浊的羊胫灰丸(《严氏济生方》)等,在临床上都是重要的名方。食疗方如羊肉粳米粥、羊肉苁蓉粥、羊胫骨酒、羊骨大枣汤、羊脑炖杞子等,也是人们喜爱的养生保健食谱。相传元朝元仁宗因操劳过度,肾气亏虚,患了阳痿,十分痛苦。太医忽思慧闻知后,用羊肾韭菜粥(羊肾1对,羊肉100g,韭菜150g,枸杞子30g,粳米100g)让元仁宗食用,不足3个月,元仁宗痊愈,还使王妃怀了孕。元仁宗非常高兴,命忽思慧将此粥列为宫廷膳食方,经常服用。
羊类病名
五畜之中,以“羊”字为病名的甚多。如羊痫风,取其疾病发作时,声如羊鸣,故名。羊毛疔,言其发病时,胸背有丝点如疹,内有细丝如羊毛,故名。羊舌痧,言病者之舌,状如羊舌伸出而不回,故名。羊须疮,病发于下颌部,出现小如粟米,大如黄豆的红色丘疹,热痒微痛,破流黄水,浸淫成片,如羊之有须,故名。羊瘟,由羊感受温毒而发病,再传染于人,故名羊瘟(即布鲁氏菌病)。这些病名所以有“羊”字,明显是依取类比象而来。
羊年病候
每年气候变化的周期性规律与疾病流行的一般性关系,先哲们在运气学说中已进行了初步探讨。癸未羊年病候有什么特点呢?《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癸未(包括癸丑)年为火运不及之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上半年气候偏湿,下半年气候偏寒。而夏天应热不热,应长不长;冬天应寒不寒,会出现湿热偏盛现象。由此,笔者认为,上半年在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方面,以味苦性温的药物及食物为宜。夏天则应以味咸性温的药物及食物为宜。而下半年在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方面,以味甘性热的药物及食物为宜。 B05.2《中国中医药报》讯 毛德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yongkang3214
|
2014-8-13 22: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我的请举左手,爱糖糖的请举中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夏采佻yv
|
2018-2-5 15: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有点不给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药方剂
中医儿科
肿瘤治疗中心
hslk4023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