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下热积用大黄

[复制链接]
查看268 | 回复2 | 2008-3-18 22: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都多少懂些医理,以此作为修身养性,侍奉父母的基础。
         
         有一个刺史姓万,他平时就以自己懂医为荣。一次,他吃了不少螃蟹,因担心蟹肉性寒致病,所以自己服了些理中汤(由人参、干姜、甘草、白术组成)来驱除寒气。但是服药之后出现了胃疼、口渴、二便不通等症状。他只好请当时的名医吴大夫给自己诊治。吴大夫诊察后认为,如果病情因吃蟹而起,就应该有胃寒之象。而现在病人脉象洪大,尽是一派火盛的表现,这是由于误服了干姜这类燥热药物而导致的。热伤胸膈,造成燥热积于中焦。所以应该用凉膈散(由大黄、芒硝、甘草汕栀、薄荷、黄芩、连翘、竹叶组成)来导热下行,泻下热积。但是万剌史看到方中有芒硝、大黄,因而不敢服用。病情拖延,目渐加重。吴大夫看到病人的情况,于是用大黄作丸,用藕汁送服。藕能解蟹毒,又能缓解大黄的猛烈之性。服了两次之后,即泻下热积而病愈。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文/(朱芸)
zmeyb | 2014-5-23 22: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傅正在组织专项会议研究到底要清炖白骨精还是红烧。
druii | 2017-3-3 06: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砍头算什么,脑袋掉了不过碗大的疤,18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僵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