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中医药店铺的招幌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药店铺的招幌
[复制链接]
461
|
2
|
2011-12-27 09: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孟庆云
招幌就是“招牌”与“幌子”的复合式通称,是经营行业用以宣传经营内容、特点、档次等招徕性信息的视觉标识,也是古代的广告形式之一。中医医疗服务和中药材、中成药的销售很早就进入了市场,也有行业的标识。历代以来,中医药行业的招幌不断演化,店堂、药铺以及走方医招幌各异,从其店铺的招幌看,总的来说是从实物招幌发展为抽象化的特定标识招幌。
“悬壶济世”是古代对医生职业的颂誉。“悬壶”是行医的招幌标志,典出于东汉壶公“悬壶于世”的传说。《后汉书·费长房传》曾记载悬壶为招幌的事:“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但经过一个时期的传承以后,只有兽医还以壶瓶模型为标识外,医人的医生已改换了新的招幌,而“悬壶”二字成为挂牌行医或卖药的代称了。如元代张昱《可闲老人集·拙逸诗》:“卖药不二价,悬壶无姓名”。明代汤显祖《牡丹亭还魂记·延师》~折有“君子要知医,悬壶旧世家”之语。早年的西医师也自谓悬壶,如孙中山先生在《革命原起》文中说:“及予卒业之后,悬壶于澳门、羊城两地以问世”。除悬壶外,早期的招幌还用各种实物模型,如悬挂一束草药的叶子为药铺招幌,也有悬挂药葫芦以示卖药,史书记载,后汉历阴(今安徽和县)人谢元,他医术精湛,习惯将药装在葫芦里,悬挂在门头上为招幌。在宋元时代,还有以悬挂名贵药材为模型招幌的,如悬挂龟壳的、悬挂鹿角的等等。这在清代还有沿续,例如清代北京仁寿堂即以鹿角为招牌,清人张子秋在《续都门竹枝词》咏道:“鹿角招牌系世传,乌须妙药果通仙。老鳏老宦寻仁寿,暂把黄金买少年”。诗末有注:“仁寿堂在厂桥”。元代接生的稳婆,以寓所或医堂门前悬挂鞋子模型为招幌,以表示从业者为天足(大脚)妇女,行走方便,并取“鞋”的谐音“谐”,以讨“和谐”的口彩。
宋代以后开始有字牌幌和画牌幌,表明招幌开始从实物向抽象演变。字牌幌即悬于门首檐下,写有“调元气”、“养太和”,“参茸饮片”、“虎鹿药酒”等介绍名贵药材的招牌,常是四块一组。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明代兰陵笑笑生著《金瓶梅》插图中都有药铺文字招幌。眼科医生常用木板布或上画有眼睛的绘图为招幌。元代北京小方脉的儿科医生,常在药堂或家门外悬挂刻绘小儿形象的木制画牌为招幌,例如元代文士熊梦祥所著的《析津志·风俗》一书中就记载:“市中医小儿者,门首以木刻板作小儿,儿在锦棚中若方相模样为标榜”。
在清代和民国年间,药店堂铺最多用的还是悬挂膏药模型招幌和丸药模型招幌。膏药模型招幌,是悬挂一串有两贴或三贴膏药模型,其上下两端各为半贴对应,末端以坠鱼或葫芦为幌坠。悬丸药模型招幌,是分两段悬挂三粒大黑药丸的模型,下端系一鱼形幌坠。景多见的还是由膏药、丸药合起来的组合模型招幌,此招幌挂在店铺门面的两旁,一边一串。例如乾隆皇帝题匾的“御生堂”药店,招幌是由磬、膏药、丸药,膏药穿成一串,最下面坠以木鱼。山西祁县乔家经营的回春堂药店的招幌,它的组合是:最上为磬,其下是黄色金丹,再下是一贴膏药,最下是黑色药丸,丸下坠有一木鱼。此招幌现在保存在乔家大院展览厅内供人参观。这种模型招幌寓意丰富:最上的磬,谐音为罄,使病除罄尽。最下的鱼坠有三个象征性的说法:一是鱼谐音为“愈”,服药而病愈,上面的磬与下面的鱼对立,以示“病罄而愈”。二是门两旁之鱼左右为一阴阳鱼,含太极阴阳之道之寓意。三是鱼无论是在白昼或夜晚都不闭眼睛,以此说药店昼夜都要为病家购药提供服务,这是药店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这种组合式模型招幌,在20世纪上半叶较普遍地为各地中医药店铺使用,大约在1956年前后,随着国家商业经营的改组而逐渐停止使用了。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ysuxj
|
2014-8-9 23: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看完这帖子以后,我没有立即回复,因为我生怕我庸俗不堪的回复会玷污了这网上少有的帖子。但是我还是回复了,因为觉得如果不能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那我死也不会瞑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朝业宇公
|
2017-12-23 09: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楼主这样具备广阔胸怀和完整知识体系的人,才能作为这真理的唯一引言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妇科
走进中医
中医内科
美容之声
夏采佻yv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