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山中采药翁陆游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山中采药翁陆游
[复制链接]
296
|
2
|
2007-8-9 07: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1125-1210),享年八十五岁,是文学史上少有的高龄作家。他的长寿与他懂得医道和善于养生是分不开的。诗作现存尚有九千三百余首,大多强烈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炽热的爱国热情,还以一定的篇幅真实地记录了他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中就包括他的识药能医和丰富的养生经验。
《剑南诗稿》有《山村径行因施药》七绝二首,载述陆游辨识药物的高超本领和替老国姓诊病的情况。陆游经常骑驴出游,在一座小桥边上有一家他经常停留的旅店,附近便是乡村和农田,一派江南风光。就在他停留旅店、放纵驴子让它自由吃草的时候,他便走访了他所相识的农家。几位老农就主动围拢来争着向他请教种植药材和药苗生长情况,因为老人识字不多,空拿着木草书读不懂,陆游一边解读本草,一边与老人一起辨别刚刚破土出来的药苗。这一情景就如诗如画般地记录在陆游的诗中:“逆旅人家近野桥,偶因秣蹇暂逍遥。村翁不解读本草,争就先生辩药苗。”这首诗生动地记载了陆游与老翁一道辨识药苗的情景。
陆游熟谙本草,能辨识众多中药,这与他长期的医学实践分不开。他经常执锄种药,出外采药。无论天晴下雨,从未间断过。他开拓荒地,捡拾瓦砾,播种耘苗,留下了不少诗篇:“老子不辞冲急雨,小锄杏带药畦泥”、“采药今朝偶出游,溪边小立唤渔舟”、“云开大华插遥空,我是山中采药翁”等。由于他能辨识众多中药,难怪村翁老农要请他辨识药苗。“驴肩每带药囊行,村巷欢欣夹道迎。共说向来曾活我,生儿多以陆为名。”诗以欢快、流畅的笔调描述老百姓对他的爱戴,饱含自豪、欣慰的感情色彩。陆游医技上有较高造诣,得助于他云游四万,长期接触民间医生,博取众家之长,从他们那里学到许多宝贵经验。他还在《陆氏家传方》的基础上把搜集到的处方编成《陆氏续集验方》,载方一百多个。陆游医技高明,医德高尚,不管他走到哪个村子,男女老少皆夹道欢迎,争相邀请他去作客;不少人为感谢诗人的救命之恩,给自己孩子的名字都嵌上一个“陆字,以表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一位诗人在民间因治病而受到如此热烈的爱戴确不多见。
生命在于运动,陆游爱好运动使他的一生都充满了活力,直至晚年他还能读如蚁细书,在一首《老健》的诗里表述了他晚年的身体状况:“才智不足狂有余,此身老健更准如。齿牢尚可决干肉,目了未妨观细书。不怪模棱嗤了了,但惊诊臂欢徐徐。晓看瓜垄初牵蔓,一笑呼儿勿废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ihzwt
|
2014-5-19 05: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钥匙掉进粪坑,被染成了黄色,江湖上就叫他“东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vxdo
|
2017-2-5 14: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顶,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ysuxj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