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中药与墨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药与墨
[复制链接]
566
|
2
|
2011-4-17 04: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五胆八宝掺松烟,
千锤百炼成方圆。
奇墨入纸龙凤舞,
内外兼用病魔寒。 这是一首清人吟咏“五胆八宝药墨”的诗篇。乍看,可能有些人不太理解此诗,其实这首诗正道出了以药制墨和以墨入药的双重含义。
墨,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也是重要的文房用品。墨的产生制造,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一)以药制墨 相传最早的制墨家,是西周宣王的邢夷,据《述古书法纂》载:“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传说毕竟是传说,但据考证,战国时期的竹简上所书的墨迹文字,乃是天然石墨,并非人工制造。秦以前皆用天然石墨,秦以后才出现人工造墨。目前,我国所见最早的墨,是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发现的墨块。汉代,墨的重点产地是陕西汉阳,古称“麋”。据东汉·应劭《汉宫仪》载:“尚书令仆丞郎月赐渝糜大墨一枚,渝麋小墨一枚。”可见,汉代宫廷已有用墨来赏封职官。故后来制墨有延用“古渝麋”旧称的。直到三国时期,才出现了有史以来记载的既真实又可信的魏国的一位有名的制墨专家——韦诞(字仲将),世称“仲将之墨,一点如漆。”其制墨技艺可以想见。唐代由于政府的提倡,文人墨客的讲究,国家设官置厂,专事造墨。对于取材、选料多有拓展。如著名的墨官祖敏,制墨之佳,闻名天下。其制墨必用鹿角胶煎膏和成,这便发现了以药制墨的端倪。南唐后主李煜,赏识安徽歙州奚廷洼所制之墨,赐给国姓,改名李超,其所制之墨,称为“李墨”或“新安香墨”。李廷已用龙脑、麝香制墨了。从此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美名,至此,李墨便成了最称誉于世的墨。
宋代,以徽墨为代表,名人辈出,出现了诸如张遇、潘谷、高滋、朱知常、戴彦衡、叶茂实、高庆等制墨名家。其墨主要分为油烟和松烟两大类。宣和帝以苏合油掺烟和墨,杂以百宝,金章宗购之每两黄金一斤,欲仿不能,叹谓墨妖。此时之墨,在制法上已有相当的改进了。
到了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开始出现了用桐油烟、猪油烟造墨。原料质量提高,墨的光色黑润度也更上一层楼,并出现了专门用中药来制墨的制墨名家。据考,明代万历年间,著名墨工程君房,在制墨配方中,加入了十几种名贵的中药,如麝香、金箔、珍珠粉、冰片、公丁香等配料,制成了超漆烟墨,使墨的质量更大大地提高了一步。达到了气味芳香,光色紫润,质地细腻,掭笔不胶,人纸不晕,宜书宜画的艺术效果。程君房曾经自夸说:“我墨百年后可代黄金”。的确,他所制的“玄元灵气”、“廖天一”两种墨,现在已经拿两、三倍黄金的高价来购买它了。
随后,清代的四大制墨名家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所制之墨,均掺中药,形成了以药制墨的奇特的中药它用文化现象。各家异彩纷呈,所用中药种类繁多,品种不一。如:上海曹素功墨,其主要原料采用桐油,另外加上麻油、猪油、广胶、麝香、梅片、冰片、珍珠、金箔以及其他名贵中药香料,运用传统工艺,经过炼油、搅坯、翻晾、描金等十二道工序,历时一年之久,精制而成,其特点色泽如漆、香味浓郁,墨迹不腐不蛀。由于墨中加入十几种名贵中药材,其馨香之气起到了防腐避虫的作用。使用时墨气芳香沁人,能提神助兴,爽人益志。
又如清代举人谢松岱创制的“得阁”墨汁,采用四川高色素炭黑、骨胶、冰片、麝香、苯酚等药物为原料,运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四川高色素炭黑,色深光亮;骨胶具有悬浮力,使墨着纸不湮;冰片、麝香均为名贵芳香中药材,清香四溢;苯酚为防腐剂,使墨汁长期贮存,不腐不臭,书画方便,四季咸宜。关于以药制墨的史料,我们还可以从以下的著作中得以更进一步的了解。
1.宋·李孝美《墨谱》载:“制墨香,用甘松、藿香、零陵香、白檀、丁香、龙脑、麝香。”
2.宋·张世南《游宦纪闻》载:“书大字,用松烟墨,每患无光彩而墨易脱,偶得太一宫易高士书符用墨块,试之果妙,其法:以黄明胶半两许,用水一小盂,煎之五分,蒸化尤妙,如磨松墨时,以胶水两蚬壳,砚至五色见,渤作,再添胶水,俟墨浓可书则止。如觉滞笔,入生美自然汁少许,或溶胶时人浓皂角水数滴亦可。”
3.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其(蜡梅)树皮浸水磨墨,有光彩。”“又没石子,合他药染须。造墨家须用之。”
4.明·惠康野叟《识余·卷三》载:“三衢叶茂实,造软烟。法以木作暖阁高足其上,以纸罩地为帐,高七八尺,于阁下用木宛数十,贮油炷灯,闭之密室油气透顶,其轻且远,与他烟绝异,胶法甚奇,中用紫矿、当归、秦艽、脑麝、画燕支、没石子之类,盖取其活胶而不满世。故经久而色光不少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褚怡宝
|
2014-7-31 14: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一个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hslk4023
|
2017-10-27 17: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楼主的帖子,我的心情竟是久久不能平复,正如老子所云:大音希声,大象希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会员之家
中医内科
中药方剂
zglv5217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