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康熙皇帝的保健轶事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康熙皇帝的保健轶事
[复制链接]
284
|
1
|
2013-2-22 12: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岁末年初,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成了荧屏热点。在位61载,享年69岁的清朝康熙皇帝,是中国的寿星皇帝,这位治国有方的皇帝,一生与医学有不解之缘,平常注重自身医疗保健,熟谙养生之道,有关他的医疗保健轶事颇多,本文在此记述二三,以飨读者。
一、患天花死里逃生,“茯苓饼”康复龙体
康熙幼时出“天花”,大病初愈时,身体虚弱,尤其脾胃不和,积食拉稀,太医们会诊研究,认为用药和进补皆非良策,缘于“小主子”在出天花时药吃得多了。康熙哭着不肯再服苦口的汤药,太医们一时束手无策。
康熙的阿奶孝庄皇太后爱孙心切,正要下诏责怪太医们,少女苏麻喇始走到太后身边悄悄说,有位大臣说江南有一名医,对小儿科有独到医术,何不宣来瞧瞧。太后一听,便叫苏麻喇姑传话出去宣其来京。不久,这位老医家奉诏赶来。在太医们的陪同下,给小康熙仔细地望、闻、问、切,退出后在药方笺上只写了一味药“茯苓”,并注明一定要云南产的野生茯苓。野生茯苓含有93%的β茯苓聚糖,这种物质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怎么个吃法呢?在这位老医家的指导下,太医们会同御厨一起,采用精白面、茯苓粉、蜂蜜糖,制成了细巧的点心“茯苓饼”。结果小康熙十分爱吃这种风味独特、清香可口的点心,不久便脸色红润,开始读书习武了。太后十分高兴,重赏了老医家,后又留在宫内监制“茯苓饼”。茯苓饼遂成为京城名点,至今不衰。
二、率先用奎宁治疟疾
御香飘渺的大清皇宫,一度受蚊子的困扰。1693年,康熙感染了疟疾,卧床不起,大臣们忙作一团,御医也无计可施。恰逢西洋传教士进奉金鸡纳(即药物奎宁),说可以治愈皇上的不治之症。康熙将信将疑,先令其他患疟疾的富人服之,果然有效。始自服用,不几日,疟疾治好了。康熙万分高兴,遂于该年7月4日,赐给传教士广厦一所,让他安心传教习医,即现北京西安门教堂,感于他们的一片忠诚之心,亲笔题写匾额“万有真原”四个大字。康熙皇帝自此对西药刮目相看,并确认金鸡纳治疟疾有特效,后来他于1705年第五次南巡时,就曾随身携带金鸡纳,一路赐给百姓治疗疟疾。
三、养生之道值得今人借鉴
作为皇帝,膳食无疑要比一般人丰富得多,但是,康熙皇帝却比较简单。他说:“朕每日进膳二次,此外不食别物,烟酒及槟榔等物皆属无用。”他不吃补药,也不要人按摩,“惟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如是而已”。他特别告诫人们,“所好之物不可多食”,“各人所不宜物知之即当戒,”“高年人饮食宜清淡,每兼蔬菜食之则少病,于身有益”。这些论述,非常符合现代医学观,点,对于控制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是有好处的。他还说,“诸样可食果品,必待其成熟之时始食之,此亦养身之要也。”他还提倡饭后要造成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朕用膳后必谈好事,或寓目于所作珍玩器皿。如是则饮食易消,于身有益也”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番话很有道理。他非常注意饮水的卫生,说;“人生养身饮食为要,故所用之水最切。”
此外,康熙多次批判了好逸恶劳的思想,他说:“世人皆好逸而恶劳。朕心则所谓人恒劳而知逸。若安于逸则惟不知逸,而遇劳即不能堪矣。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也。”
康熙精于养生之道,他在这方面的观点和论述,值得令人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rgoj7938
|
2015-7-12 08: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lgog4694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