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中草药药名趣说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草药药名趣说
[复制链接]
716
|
2
|
2012-5-8 05: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漫步中草药店,真是琳琅满目,药香馥郁,五色缤纷,美不胜收。什么人参、牛黄、狗脊、地龙、硫黄、首乌、木香……,它们分属于植物、动物和矿物三大类。这些各富特点的中草药,其命名是很有趣的。
1、以产地命名:人们十分重视道地药材,主要是因其性味较纯,功效较好。如我国上党地区所产的条参,质量优,品色佳,自古以来就以“党参”命名;茱萸以江苏吴县所产的为上品,故有吴茱萸之称;川芎、川贝、川乌、川朴、巴豆、蜀(川)椒等,均因产于四川而得名;特产于两广或经此进口的,则多以“广”字命名,如广陈皮、广郁金、广木香等;用山东东阿县的阿泉水熬成的黑驴皮胶,味纯质好,故命名为“阿胶”。人们在北岳恒山(又名常山)首次发现了治疟中药;便将此药取名为“常山”。此外,如湖南特产的湘莲、西藏出产的藏红花等,也都以产地而命名。
2、以特殊形貌命名:根据原植物或生药的不同形态特点来命名,既形象化,又易鉴别。如“牛膝”,因它的茎节膨大象牛的膝关节一样,因而得名;白头翁,茎叶上密生白毛,近根部也有白茸,形如老年人的苍苍白发;乌头,其植物的块根很象乌鸦的头;“人参”的全根颇似人的头颈、躯干和四肢;“钩藤”的藤上有弯曲对称的双钩。其它如木蝴蝶、马齿苋、鼠尾草、龙眼、鹤虱等,都因其有相似的形象外观而得名。
3、以颜色命名;中草药多具有各种不同的天然颜色,因其色白而定名的有白芷、白薇、白芨等;包青的有青蒿、赤黛、青皮等;色红的有红花、赤芍、丹参等;色紧或紫黑的有紫草、玄参、赭石等;色黄的有黄连、黄柏、大黄等。
4、以气味特殊命名:不少中草药具有特殊的香(臭)气和滋味。因香气扑鼻而得名有檀香、沉香、丁香、茴香、藿香、木香等;因有一定臭气而得名的药物有臭牡丹、血腥草、臭屁虫等。按滋味来分的,则有苦参、苦菜、细辛、辛夷、甘等、甘菊、酸梅以及五味俱全的五味子等。
5、以生态特性命名:某些中草药有奇异的生长发育性态。如夏枯草,于夏至后花叶枯萎;忍冬的叶,凌冬不凋;冬青叶历冬仍青;半夏的块茎成熟于仲夏(五月);万年青四季常青。桑寄生缠生于桑树;厚朴则是因其木朴次厚得;车前草常生长于路旁车迹之间等等。
6、以性能功效命名:一种善治风症的药叫“防风”;能接续断骨的药称为“续断”;决明子能使眼视物明晰;益母草能治妇女月经不调,有益母体健康;还有千年健(长生健体)、骨碎补(补益断骨)、通草(通淋利尿)、淫羊藿(壮阳助淫)等。
7、以人名或故事命名:有一些中草药是以发现或最初使用的人以及有关传说命名的。相传来高祖刘裕(幼名叫寄奴)年青时曾入山射中一蛇,得到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千里光,用以治疗金石创伤,故千里光又有刘奇奴之称。又如传说唐代一位姓何的农民,常以种山芋样的东西充饥。他寿高一百三十岁时,仍然须发黑洞,故后人称这种“山芋样的东西”叫做何首乌。此外,徐长卿、杜仲、使君子、牵牛子等药的定名,都各有其生动的人物传说。
8、以药用部位命名:中草药虽有用全草的,但大多数常只用植物的某一部分(如花、叶、根、茎、果实、种子),故命名时,多结合了这一特点。如用花的有金银花、菊花、槐花等;用叶的有淡竹叶、冬桑叶、枇杷叶等;用根的有葛根、莞花根、板蓝根之类;用子的有车前子、莱菔子、牛蒡子等;用皮的有陈皮、丹皮、地骨皮等;用果的如白果、无花果、青果等;用茎的如苏木、木通、柘木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loavpca99
|
2014-8-21 18: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wmkg5674
|
2018-4-3 17: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深秋的花蕾,在无尽的虚空下随风枯萎,片片飘落,如梦的碎片,那样的银白、轻盈,那样的娇艳、轻灵----纪念我的头皮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走进中医
美容之声
肝病治疗中心
中医儿科
ihzwt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