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中药及剂型名称拾趣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药及剂型名称拾趣
[复制链接]
525
|
2
|
2012-9-7 23: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药是中国特产,看似土生土长,其实,它也不断吸收外来“营养”。汉魏时期,曾从西域引进不少药物,在中药家族中,特意为这些新成员加上“胡”字作为标识,如胡桃、湖芦巴、胡萝卜、等。南北朝以后,东南海路开通,又从海上传入许多药物,这些新品种都是“海”字辈兄弟,如海零、海棠、海桐皮等。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从域外吸收而进入中药大家庭的就更多了。按时间先后而言,先引进的称“番”或“舶”,后引进的称“洋”,如番泻叶、舶乳香、洋姜、洋参等。
中药经过加工制作,一般有丸、汤、散、膏、丹等不同剂型。若欲考究丸之为丸、散之为散的奥义,其中还真有些趣闻。原来“丸”的读音,在方言中与“缓慢”的“缓”十分相近,在吴方言中几乎相同,所以,大凡丸药,药效来得迟缓,却能久存体内,慢慢作用;相反,“汤”的读音与“涤荡”的“荡”颇为近似,所以,与丸药相比,药效来得迅猛。至于“散”在中药剂型中,皆示散化之意,常用来治疗痼疾;而“膏”这类中药剂型,则独含膏滋之意,用于内服,每有养身、强体的功能。何以为“丹”?朱丹原是一种矿物,而用矿物炼制的中药,也就常被称为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zmeyb
|
2014-9-10 10: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岚峰pisces
|
2018-8-13 09: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医理探源
中医儿科
针道天下
会员之家
临床经验
中医妇科
古今医案
中医内科
肿瘤治疗中心
美容之声
affestcic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