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李中梓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李中梓
[复制链接]
234
|
2
|
2010-11-21 07: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李中梓明代著名医家。一次,有人患伤寒,病逾5天,病人腹泻不止,心中烦乱不安,两目上视,遍服诸止泻药皆不见效。病家把李中梓请去。李中梓诊脉后说,病人寸关尺三部脉沉而数,切按病人腹部感胀痛,这些征象说明病人腹中有结粪,要用大黄、厚朴、枳实三味药治疗,且大黄要加倍使用。病人服泻药后,继续污了二次,慢慢地腹泻使止住,心中烦乱也渐渐消失。
病人腹泻,医生止泻,这是毫无疑义的。为什么李中梓反而还用污药呢?原来,这种奇特的治法在中医治疗学上叫做反治法(又称从治,是顺从疾病的某些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二千多年前的中医典籍《内经》提出的“通因通用,塞因室用”便是反治法的具体应用。腹泻若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医生不宜止泻,应因势利导,让病人把积留体内的秽浊之物泻去,这就是“通因通用”。此时止泻,积滞未去病人反腹胀,甚至酿成严重祸端。伴有腹胀,最常见的原因为饮食过多引起,若给病人吃些消导药,排除腹内积滞,腹胀便会减轻,这是常法。但腹胀若由于中气下陷所致,就不能用消学药,而要用益气升据药,这叫做“塞因塞用”。这类治法看起来矛盾,但皆是针对疾病的基本病机而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cbfkq
|
2014-7-8 14: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何感想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mbld3820
|
2017-7-19 04: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空一起交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会员之家
医理探源
中医内科
肝病治疗中心
vsha2110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