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端午艾芳香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端午艾芳香
[复制链接]
387
|
2
|
2009-4-17 13: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古人视五月为毒月,故南朝《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端午前后,梅雨霏霏,空气潮湿,病菌虫害孳生,其时适逢艾生长旺季,所含芳香艾油可驱虫杀菌解毒。足见前人于端午采艾扎成人字形悬挂门窗,有祛病保健之意。
采艾为药治病,迄今已有三干多年历史。艾性温味辛苦,入脾、肝、肾三经,温经止血,散寒消毒,平喘化痰。春秋时孟子日:“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明人李时珍《蕲艾传》称其“产于山阳,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据此,临床医生以艾叶治妇女虚寒月经过多、妊娠下血、痛经、白带、或以艾的气雾剂治哮喘,或以艾的浸制液冶慢性支气管炎,均显疗效,若取艾绒或艾炷熏灸穴位,则温经通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艾又是一味食疗方,唐代孟诜《食疗本草》记述:“采嫩艾作菜食或和面作馄饨,治一切鬼恶气,上服冶冷痢。“若易流产的孕妇,取适量艾叶煮鸡蛋服食,既有营养价值,又有保胎之功。南方民间还有蒸艾糕的习俗。艾糕香软甜润,健脾益肾。国外也有以艾酿酒,如法国著名葡萄酒“味美思”,其主要香料为艾汁,此酒清香甜纯微苦,就餐前饮一杯,醒脾开胃,增进食欲。
古诗云:“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无意争颜呈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此时的艾叶,尤得古今民间青睐,眼下正是采艾防病保健或制作菜食的大好时光。
摘自:《上海中医药报》文/葛德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yongkang3214
|
2014-6-4 07: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我的请举左手,爱糖糖的请举中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wmkg5674
|
2017-3-30 17: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站长虽苦,勿忘父母,支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cbfkq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