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胡庆余堂的匾和锅铲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胡庆余堂的匾和锅铲
[复制链接]
287
|
2
|
2010-4-16 04: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戒欺之匾 参观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可见里面的招牌、匾额众多,大都是朝外挂的,惟独有块横匾却是朝里,朝着坐堂经理的面向控的,这就是营业大厅后高悬的“戒欺”横匾。匾上文字为当年胡雪岩亲笔所书,虽历经一个多世纪的风尘,犹鲜亮如初: “几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年心济世,不以劣品戈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致敢于以欺世人,是则造福冥冥。谓诸君之善为余谋也可,谓诸君之善自为谋也亦可。” 胡雪岩为什么安置这块“戒欺”匾呢? 胡庆余堂开张后的第二年,一位采购员误将大批豹骨当做虎骨买了回来。一位心术不正的副经理知道后自以为有了晋级的机会,于是不通过经理,直接向胡雪岩汇报。说如果将豹骨配制药物,就会大大降低药效,在顾客中造成严重影响。胡雪岩听后问他向经理汇报过没有,副经理说没有,又说这事是经理经手拍板的。胡立即召集全体职工开会,命令将全部豹骨销毁,宣布辞退该副经理,并当众写下这篇“戒欺”文,嘱刻在匾上。 从此,这块“戒欺”横匾就挂在了胡庆余堂人的心头。“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也就成为胡庆余堂的一条铁律。 金铲银锅 传统中药行业中,炼制药品用的锅铲多为铁锅铁铲或铜锅铜铲,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的展品中,却有一套天下独一无二的制药工具——金铲银锅。 据古方记载,“局方紫金丹”是一味镇惊通窍的急救药,十分名贵。附近的叶种德堂是一家有名气的大药号,有这味药出售,但效果并不理想。胡庆余堂试制过这种药,也没有达到预想的疗效。胡庆余堂遂邀请诸多名医、药师共同控讨改进意见。然众人面面相觑,无一良策。正在这时,一位职位不高的老药工走过门口,欲言又止。在场的都是国手名医,也实在轮不到他说话。经理余修初见状即在会后去向他虚心求教。 这位老药工干这一行已有60余年。他说,他家几代做药工,祖父曾告诉他,制作“局方紫金丹”要用金铲银锅方能保持药效。胡雪岩得知后,当即拍板:“为了药效,不惜血本!”命经理请来杭州城最有名的金银匠,经核算,一只金铲需黄金4两多(133克),一只银锅需白银近4斤(1835克)。 现代人容易理解,局方紫金丹中的一味——朱砂,药性较活,易与铜或铁起化学反应而降低药效。金铲银锅打造好后,“紫金丹”的功效就明显提高了。 被现今的国药界誉为“药业座右铭”的“戒欺”匾也好,被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称为“镇堂之宝”的金铲银锅也好,都是源于“戒欺”精神,从形式到内容都凝重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之精华。它是中国传统的伦理精神——克己复礼为仁;它是中国传统的大贾之风——生财有道的个性化表现。“戒欺”本身也正是衍生于“是乃仁术”的思想,岂有行仁术而欺世人者? 如是,参观者对胡庆余堂内湖雪岩当年使用的办公室取名为“耕心草堂”就容易理解了:田可耕,地可耕,心田亦可耕。为药业者,当日日耕心,方不致以劣品欺世人!1993年,中央领导人李铁映到胡庆余堂参观后的题词也正是这一精神的表述—— “耕心治药”,“戒欺经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wmkg5674
|
2014-6-19 22: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中午见一哥们脑袋上戴一帽子,上写俩字母“ZY”,我草,感情是一矮人牧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善尔纲
|
2017-5-9 1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俩农夫吹牛--“俺们农场的鸡,吃的都是茶叶,下的全是茶叶蛋”“有嘛啊,咱农场给鸡吃钱包,让它下荷包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天气不错pga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