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中药材器具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药材器具
[复制链接]
286
|
2
|
2009-5-25 02: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说到药材,自然少不了和药材相关的器具,今天,我们的记者就要带您去看一些和中药中医相关的器具,看看你能认出几样。
要说中药材器具,就先得从医生说起,医生在古时候称为郎中。很久以前郎中就是一手提着药箱一手拿着串铃,也被称之为行走的郎中,四处行医。药箱大家自然都很熟悉,现在的医生出诊也要提着药箱,可是串铃是干什么用的呢?
沪谯饮片厂副总经理李彪:就是在行医时拿着这个东西,起到吆喝的作用,一种出诊信号。
原来,串铃是医生用来“招揽生意”的器具,不过串铃在古时候还有一个名称,叫“虎撑”,这个名字和一代名医孙思邈有关,传说还有个虎口拔牙的典故。
沪谯饮片厂人事部负责人赵锋:有一天孙思邈从外面采药回来,刚回到家中就听到外面有惊天动地的吼声,出门一看是一只斑斓猛虎在门口痛苦的呻吟,孙思邈上前一看是老虎的喉咙里面卡着一块骨头,可能是老虎吃动物的时候骨头卡在嗓子里了,然后孙思邈拿出挂在身边的串铃,它是挂在腰间的一个行医的标志,用串铃撑住老虎的牙齿,把胳膊伸进老虎口中,把骨头给拔了出来,拔骨头的时候肯定很疼,老虎嘴一合牙正好卡在虎撑上面,才没有伤着孙思邈的胳膊,老虎为了感恩变成了孙思邈的坐骑,串铃从那以后就改称为虎撑。
在古代,行医的郎中遇到病人后要进行诊断,他们的诊断方法是把脉。在行医的过程中有望、闻、问、切之说,那么这个类似于储存罐的东西相传被称之为脉枕。
沪谯饮片厂副总经理李彪:诊脉的时候要用垫子,这样放的。这个是熏药的东西,相当于现在熏香的圆盒。
被诊断过的病人要拿着医生开的药方到药铺里抓药,那这个就是称量中药的器具,还有一个比这个更为精确的器具叫做戥称。
沪谯饮片厂人事部负责人赵锋:这个是民国时期的戥称,主要是用来称一些贵重的药材,它比较精确,像冬虫夏草、鹿茸片、朱砂这些名贵的药材。
我们把抓好的中药倒进这个器具里面,那么这个器具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沪谯饮片厂人事部负责人赵锋:这个是汉代时期的铁质樵斗,它的用途就是来煎煮中药材的,我们把抓好的中药配方直接倒入煎煮锅里,然后直接放入火上煎煮,煮开以后就可以服用了。
汤药有时不能一次喝完,聪明的古人为了防止汤药冷掉,就想到了用保温壶。
沪谯饮片厂副总经理李彪:这里面有一层,里面放上碳,从这加药,病人一次喝不玩,马上想吐,等一下再喝,很快就凉了,凉了就不行,这样里面放上碳,这里进风,从这里加药,从这里倒出来,保温的作用。
虽然这种保温壶科技含量不高,但是同样能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小小的药壶也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
沪谯饮片厂人事部负责人赵锋:这个是民国时期的压凳,相当于现在的榨汁机,把新鲜的中药放在里面,然后用长的杆子用力压,药汁就从这边流出来了。
这个是宋代时期木制的药刨,相当于木工用的刨子,主要用于加工贵重的药材,鹿茸片、天麻片就是用这个刨子刨出来的。
它的作用是吹干药,不是吹干,是把里面的杂质,叶子之类的东西吹走以后,剩下干净的药从里面出来,这样摇的,对摇了以后才有风,用风来吹的。这样子药就能从这个洞里面漏下去,不漏药就这样堵着。不同的槽漏不同大小的药,越往上漏的药越小。
几千年的中医药文化就在这些中医药器具的衍变中发生着变化,虽然这些瓶瓶罐罐逐一的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他们也成为了我国中医药发展进程的见证者。
这些古老的中药材器具,似乎把我们也带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在推动中医药的发展进程中,这些器具功不可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iwfuj
|
2014-6-4 10: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他们心情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anyushi
|
2017-4-1 05: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和谐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washOrast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