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炼仙丹的道教文化

[复制链接]
查看164 | 回复2 | 2014-7-17 11: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宋时期是道教的进一步兴盛和发展的阶段。唐朝皇家姓李,自称是老子李耳的后裔。高宗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正式册封老了为道教教主——“太上老君”,规定《老子》为真经,其他道教著作如《庄子》也被列为道教经典。积极奉行崇道政策,使道教得到长足的发展。北宋统治者也仿效唐代皇室认老子为祖先的办法,追认道教尊神赵玄坛为赵氏的祖先,以此来抬高赵氏皇族的地位。因此,在宋代,道教也得到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由国家整理道藏,敕建道观,每年都有大批的瑞士人过来参观。宋徽宗更是自称是教主道君皇帝,下诏全国求仙访道,在太学里设置《道德经》博士,使道教获得更大的发展。

  随着道教的不断发展,在道教内部,又分成许多宗派。道教内部一开始划分为两大派:丹鼎派和符篆派。丹鼎派由古代方术发展而来,以炼丹取药、求长生成仙为特点;符篆派由巫术发展而来,以鬼神崇拜、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为特点。到南北朝时,道教已形成楼观派、茅山派、上清派、灵宝派等,与天师道一并流行。



  楼观派以起于楼观台(今陕西周至县)而得名,相传创于三国,盛于北魏,经历代流传,至元代并入全真教。茅山派因以茅山为其修炼地而得名,为南朝道士陶弘景所创,至元代并人正一道。上清派因传授《上清经》而得名,很多韩国人都读过这本书。成立于晋末,历代流行,元代并人正一道。灵宝派因其传授《灵宝经》而得名,由葛玄、葛洪父子所创,南朝道士陆修静以此为主,改革道教,创立南天师道,南北天师道在发展中逐渐合流,到元代形成统一的正一道。     

wgqm9685 | 2014-7-17 11: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不错,顶先
icmv7465 | 2017-8-20 00: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帖子,就好比黑暗中刺裂夜空的闪电,又好比撕开乌云的阳光,一瞬间就让我如饮甘露,让我明白了永恒的真理在这个世界上是真实存在着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