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传统社会中的人生仪礼以家族为依托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传统社会中的人生仪礼以家族为依托
[复制链接]
166
|
2
|
2014-7-18 10: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国
陕西
经历了儿千年的农耕社会,几千年一以贯之的农业宗法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大的改变,由此围绕着农耕社会所形成的大农业民俗得到相对稳定的传承。这种稳定性主要有以下体现。
(1)家族观念的稳定性“家”既是民众生产的基本单位,也是民众“生活的世界”。因此,维护家族利益及家族内部等级秩序的家族观念至关重要。人们很早确立了“亲不亲一家人”的血亲原则与家系内“长幼有序”的伦理原则。春节期间一定要在祖宗牌位前上香、叩拜,“每逢岁首‘元日’各家男女均黎明即起,吃扁食,拜神祭祖”。目前乡村仍保持着这一祭祀习俗。
(2)节俗传统的稳定性依照农业生产活动的规律,中国很早就确立了岁时节俗传统。周秦时期节俗开始萌芽,随着天文历法知识的进步,与天象、物候、人事相合的系统化的岁时节令逐渐走向成熟,汉魏时期中国节俗的主干模式已经形成。传统节俗有两个中心内容,一是祭神,一是娱人,
柬埔寨
的祭神方式和着稍有不同。这种祭祀与民众休闲结合的传统贯穿在年节系列中,并传袭千年。如上元张灯、清明祭墓、端午驱疫、七夕祭星、中秋拜月、重阳登高等,很多节俗至今仍在民间传承,并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
(3)人生仪礼习俗的稳定性人生仪礼是伴随着人生历程的仪式,它一般集中在人生的几个关节点上,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与丧礼等。在传统社会里,民众十分看重仪礼民俗,很早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生仪礼的民俗惯制,仪礼观念与仪礼形式在传统社会中紧密结合、长期传承。传统社会中的人生仪礼以家族为依托,它既是加强家族联系的日常事件,也是体现家族力量的适当时机。因此,自古及今人生仪礼总是办得隆重而热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loavpca99
|
2014-7-18 10: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vxdo
|
2017-8-23 22: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是不是真的,了解一下没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医理探源
尊生保健
bobos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