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专家 光头博士李丁大战细胞

[复制链接]
查看1052 | 回复2 | 2014-7-23 10: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放军第261医院生物技术诊疗中心




    李丁,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解放军第261医院生物技术诊断与治疗中心主任,北京军区生物诊断与治疗中心主任、北京军区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科管委细胞科技应用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军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解放军303医院客座教授、湖北医药学院客座教授、陕西省中医学院特聘副教授、美国继续教育学院(AACNE)特聘讲师、《生物技术通讯》常务理事、《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审稿专家,曾荣获北京优秀中青年医师奖。李丁博士可谓身兼数职,荣誉颇多,在这些丰硕的成果背後,却浸透着他一路的艰辛和汗水。

    我国现有乙肝感染者大约9300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数目,解放军第261医院生物技术诊断与治疗中心主任李丁博士勇担重任,带领其科研团队针对乙肝这一顽疾,经过刻苦攻关,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李丁博士建立的一整套集查、治、评于一体的科学治疗肝病的技术体系,已经在解放军261医院生物技术诊断与治疗中心正式应用,给更多的乙肝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立足本职工作

    投入国防卫生事业

    1995年,李丁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後,分配至地处吉林白城的解放军第521医院成为一名外科医师。在冬季零下30℃的环境中,在设备简陋、药品不足、後送不方便的艰苦医疗条件下,李丁积极去各连队巡诊,与指战员座谈,及时掌握干部战士的健康状况,开展各项知识讲座;他利用休息时间与参训战士谈心,给来到北方艰苦环境的新战士消除心理压力;他依据掌握的医疗知识,利用现有的资源,及时准确地诊治训练中的多发病,圆满地完成了医疗任务。当时基地没有专门医学图书馆,也没有大医院常用的医疗装备和药品,李丁自己花钱打长途电话请教专家和购买医学资料,因陋就简地开展多种常见病的有效治疗,在驻地指战员和职工家属中享有盛誉,被誉为“最认真负责的好医生”。李丁把做好本职工作作为唯一基准,无论工作条件好坏,都要尽到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在普通军医的岗位上,为国防卫生事业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

    积累知识装备

    掌握前沿医学技术

    李丁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科学的发展十分迅猛,医疗手段日新月异,作为医务工作者,只有不断掌握新的医学科研技术、新的医疗方法,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2002年,李丁考取分子生物学博士研究生,并开始应用生物信息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相关技术研发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基因与蛋白芯片。生物芯片作为医学诊断领域的新生事物,是集合材料学、计算机科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微电子学、流体力学等诸多学科的综合产物。李丁博士在研究过程中,深刻感到交叉学科对于医学发展的重要性,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多门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不断在知识水平上充实自己、不断在业务技能上积累,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参与研发成功和报批了我国首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诊断用蛋白芯片和 芯片,陆续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李丁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孜孜不倦地学习和钻研,在学习和积累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在不断的追求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断开拓进取

    攀登医学高峰

    李丁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发现,机体细胞免疫在特定刺激下能够有效达到特异性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目的,尤其是能够有效地消灭肝炎病毒。他通过大量研究认为,慢性乙肝患者病情不断反复和恶化,原因主要是其自身的免疫功能有缺陷,而现有的药物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在参考了国外对艾滋病病毒的细胞治疗研究,结合已有的治疗乙肝的经验和其他单位临床成果的基础上,李丁的科研团队于2005年开始了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和乙肝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的研究。

    开拓的过程是艰难的。在研究前期,为了摸索良好的细胞培养条件,李丁抽取自已的静脉血作为实验材料,自己亲自尝试使用血细胞分离机聚集细胞,来体会患者在采血过程中的感受,通过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最佳的细胞采集参数及细胞培养条件,为研究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长时间的刻苦攻关,换来了辉煌的科研成果。李丁主导研发的以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慢性乙肝的技术,于2009年获得了总後卫生部组织的以院士牵头的专家组的评审验收,在军内首先获得批准开展临床应用。2010年,李丁主导研发并开展的以荧光偏振技术检测乙肝病毒基因型和基因突变的方法,获得了军队医疗成果鉴定,为明确乙肝患者的感染状态和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起到了指导作用。

    据李丁介绍,传统的检测化验乙肝五项(即乙肝血清标志物),不仅能判断是否感染了乙肝和传染性大小。而乙肝病毒基因不同区域的变异都与诊治有密切关系,直接影响到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治疗的效果︰P区基因变异主要见于长期服用核 类似物的患者,对抗病毒药物不敏感;X区基因发生变异,患者易向慢性肝炎、暴发性肝炎、肝硬化方向发展,与肝癌发生有关;S基因变异株可引起免疫逃避,造成HbsAg 假阴性。因此,结合高通量HBV基因突变检测体系可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判断,从而确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确定了患者HBV病毒的具体分型之後,我们制定的治疗方向会更明确,并且能够在接下来的细胞治疗中能更具有针对性。”李丁博士口中的“细胞治疗”,就是他的科研成果——CIK细胞免疫疗法,又称为体细胞免疫疗法。根据李丁博士介绍,乙肝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功能的缺陷,免疫系统不能有效清除病毒,最终造成了乙肝久治不愈的情况。要消除潜伏在细胞内的病毒、缓解和减轻肝脏的炎症,除了积极、合理的应用抗病毒药物之外,增加自身免疫细胞数量、增强患者免疫系统的功能、进行免疫重建是治疗的关键,而体细胞免疫疗法正是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方法。体细胞免疫疗法,是通过提取患者自身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在体外扩增培养,加以适当的特异性抗原刺激後,将具有免疫活性的杀伤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他们不但可以清除病毒、杀伤被病毒感染的肝脏细胞,并且在抑制和清除病毒的同时不会伤害正常的肝脏细胞。另外,短时间输入大量的杀伤细胞还能够恢复患者正常的抗病毒免疫机能,进行免疫重建,形成机体对乙肝病毒的长期持续杀伤。截至目前,已经有数千名乙肝患者接受了李丁博士主持的体细胞免疫治疗,临床数据显示,这项技术效果显着优于药物治疗,而且更加适合与早期乙肝患者、长期药物治疗效果差以及病毒量不高的小三阳患者。

    李丁始终以良好的科研思路和优秀的科研作风,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提高医疗诊断的便捷性、准确率和生物治疗的效果,更好地为军民健康服务,这是李丁一直追求的目标。秉着“尽心尽力,问心无愧”的原则,李丁将和他的团队正在向着下一个更高的目标迈进。
昉中满城 | 2014-7-23 10: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看到楼主的气势,我就觉得楼主同在论坛里灌水的那帮小混蛋有着本质的差别,那忧郁的语调,那熟悉的签名,还有字里行间高屋建瓴的辞藻。
tfup4642 | 2018-8-29 22: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中午见一哥们脑袋上戴一帽子,上写俩字母“ZY”,我草,感情是一矮人牧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