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传统的再保险方式是比例分保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传统的再保险方式是比例分保
[复制链接]
429
|
2
|
2014-9-19 10: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成数溢额混合分保由于其实务计算较繁杂,一般只适用于转分保业务和海上保险业务的特殊情况,如组织成数合同支付保费较多,如
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
组织溢额合同保费和责任又欠平衡,才采用这种方式来协调各方的矛盾。
2.非比例合同分保
非比例合同分保即双方预先订立分保合同,对合同规定范围内的业务,当赔款超出一定额度或标准时,其超过部分由接受公司负责,直至一定额度或标准的一种再保险方式。
传统的再保险方式是比例分保。19世纪后期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巨灾风险巨额损失不断增加,比例分保已无法彻底分散此类风险。为解决此类保障问题,以赔款为基础计算分保双方责任的非比例分保发展起来。
1885年前后,劳合社的承保商希思首先提出超赔分保的设想。这种设想于1889年首先在意外险中应用很受欢迎,特别是在汽车险业务中,超赔分保解决了许多因数量多,保额小,责任积累和赔款多带来的风险问题,而且又简化了分保手续。经过长期的发展,非比例分保品种日益增多,但主要由三个品种构成:
险位超赔分保。即以每一危险单位的赔款作为计算自留额和分保额的基础。
太平洋保险好吗
非比例分保的自留额,又称起赔点或免赔额。如对火险业务安排一超过100万元以后的500万元的险位超赔,则当某危险单位的损失在100万元以内,全部由分出公司承担;当损失超过100万时,超出部分由接受公司承担;当损失超过600万时,分出人与接受人的责任分别以100万与500万为限,超出部分若无另行安排,仍由分出人自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pletchernhf
|
2014-9-19 10: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学习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亮仔
|
2018-11-2 21: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坐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以心倾听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