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后肝硬化的分类

[复制链接]
查看664 | 回复2 | 2014-10-11 16: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肝炎后肝硬化的分类
在我国,临床最常见到的是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根据病情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表现类型:
1、无症状肝硬化:病人往往没有明确的肝病病史,也无明显的肝病症状,或曾经有过乙肝病毒携带史,在常规体检中发现肝硬化。
2、代偿性肝硬化:指早期肝硬化,可见轻度乏力、食欲减少或腹胀症状,但无明显肝功能衰竭表现。血清白蛋白≥35g/l,胆红素≤35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多>60%。血清转氨酶及转肽酶轻度升高。可有门脉高压症,如轻度食管静脉曲张,但无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
3、静止性肝硬化:谷丙转氨酶正常,无明显黄疸,肝质地硬,脾大,伴有门脉高压症,血清白蛋白水平低。
4、失代偿性肝硬化:指中晚期肝硬化,有明显肝功能异常及失代偿征象,如血清白蛋白<35g/l,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小于1.0,明显黄疸,胆红素>35μmol/l,转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60%。患者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及门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明显曲张或破裂出血。
5、活动性肝硬化: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依然存在,出现较深的黄疸是这一型肝硬化的标志。转氨酶早期升高,后逐渐下降;而黄疸逐渐上升,形成“酶胆分离”现象。白蛋白水平下降,肝质地变硬,脾进行性增大,并伴有门脉高压症。

oeah6603 | 2014-10-11 16: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顶一下..
ufSgK4 | 2019-2-22 18: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以为穿着脏衣服就可以做污点证人;别以为穿着木制拖鞋就可以做木屐证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