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恕里的整体的布局概况

[复制链接]
查看101 | 回复1 | 2014-12-18 10: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求恕里属于典型中西合璧的建筑,整个结构以门房、甬道、西洋门楼、卷门、庭院和独立的楼厅相结合。进门是一条长甬道,具有上海里弄的风格,在中间有一座西洋门楼,上面有“鹧溪小隐”四个字。在西洋门楼的上面有几个像金蟾的动物,据说这是刘家做生丝生意的商标。

  防火防盗的马头墙,这也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较大的豪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

  财富与文化,使南浔拥有了浓得难以化解的历史积淀和厚重的人文孑遗。在这样的小镇里闲逛,脚下随意踩着的青石板都可能会有一段冗长的演义。



  刘氏梯号是刘镛第三子悌青所建。整座建筑由南、中、北三部分组成。以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理念为主体,大宅高敞恢弘,融入西欧罗马式风格。意大利洋楼下还沉埋过一场不可忘怀的历史悲剧----清初第一文字狱“庄氏史案”。

  俗称的“红房子”就是这里了。罗马石柱、椭圆形空间、红砖、立面精致的砖雕、铁栏杆、百叶窗尽显巴洛克风格~

  这些中西合璧的宅子,被封闭在高筑的青瓦白墙中。或许,富商们也有自己的顾虑,毕竟处在思想闭塞的年代,过度的西化难免遭人非议,甚至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于是隐藏起来的西派风格,让他们免于落人口舌。

  如果仅仅以财富来诠释南浔,必然是片面的。自从南宋,南林、浔溪两镇各取名字中的第一字,合建为南浔镇以来,崇儒尚文的民风为南浔赢得了“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的美誉,仅宋、明、清三代,海南游客认为南浔出过四十二个进士,五十六人赴近现代南浔名人群体崛起的现象更为世人所瞩目,如辛亥革命先驱张静江、体育家徐一冰、中国航天之父屠守锷、新中国飞机设计第一人徐舜寿、北京大学校长张龙翔、 “中山大学”首任校长和“中央大学”首任校长张乃燕等。即便是今天,南浔籍的两院院士亦有八人之多,文风之盛,可见一斑。
mbld3820 | 2014-12-18 10: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各位和我一样创业的朋友,在这个路上,我们一起为明天奋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