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大医院线
›
中医内科
›
冠心病治疗要花多少钱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冠心病治疗要花多少钱
[复制链接]
340
|
2
|
2015-1-8 08: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解学士全集·卷首年谱》曾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某次,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著名才子解缙一起在金水河中钓鱼,半天也没有钓到一条,朱元璋命解缙赋诗一首解闷,解缙应声云:“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朱元璋听了,转怒为喜。
《三国演义》也曾记载过另外一个故事,三国时期,曹魏与蜀汉对垒,一日两军列阵于祁山之前,魏国白髯老军师司徒王朗与蜀汉军师丞相诸葛孔明对阵,诸葛亮唇枪舌剑,义正辞严,抓住要害,一顿羞辱,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跌死于马下。后人有诗赞孔明:兵马出祁山,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推荐医院:
宝仁中医院
一个是一句诗词转怒为喜,一个是被活活气死。两者的差别巨大,从医学科学的角度看,这完全是可能的。老人在生气后,特别是怒发冲冠的情绪波动之后,如果不能进行自我调节,不能释放压力解心中的闷气,很有可能导致猝然而死。
何以“生气”能引起猝死呢?果真是气死的吗?一个健康的人在生气后是不会突然死亡的,老年人之所以容易发生这种猝死,往往是由于他们原来就已患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被“生气”诱发使病情加重而死。祖国医学认为:气为血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相依,互为根本。气行则血行,气逆则血逆。而肝主气的疏泄和血的贮藏。小怒,使人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病。“大怒伤肝”逆乱气血,甚则危及生命。专家推荐:
薛延平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在发怒时,情绪急剧变化,交感神经极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双眼圆睁,肌肉紧张,体内血液循环急需重新调配,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干扰,很容易诱发胃肠溃疡、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症、精神病等疾病的发作或加剧。★宝★仁★中★医相关疗法:
十二群方疗法
一个人,如若动辄发火冒烟,就容易削弱机体的防御机能,破坏免疫监视系统的正常“工作”,为癌细胞的产生创造条件。因此有人说盛怒是癌细胞的促活剂,此话确有几分道理。统计表明,终日怒气冲冲、咄咄逼人、争强好胜的人,患癌症的可能性远远超过正常人,更值得一提的是,暴怒对于年事已高者,犹如一枚“定时炸弹”,随时会酿成大祸。因为不少老人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怒发冲冠的情绪波动,对他们那疲惫的心脏,很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出血等,使其在盛怒之下憾然离开人间。
天有春夏秋冬之变,人有喜怒哀乐之情, 情感为人类所特有。从某种意义上讲,控制情感比产生情感更艰难,愤怒的闸门一旦打开,怒潮便汹涌澎湃,倾泻而出。这时,若不能自控,任其放纵,则容易会酿成悲剧。难怪《内经》曾指出:喜怒不节则伤肝,肝伤则病起,百病皆生于气矣。
所以,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平时生活一定要想得开,看得开,要心胸宽广,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忍耐心,学会用理智来控制情绪,不要为小事大动肝火,尤其不要动辄暴跳如雷,狂怒不止。正如《养生决》上写到的:为了小事发脾气,气急败坏惹起议;怒发冲冠更可惧,唯恐因气命归西;气为寿之绊脚石,心平气和病不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Gerardboom
|
2015-1-8 08: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mbld3820
|
2016-9-4 13: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撸一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会员之家
尊生保健
肝病治疗中心
gfgf112233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