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神经内科常见病的几种类型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神经内科常见病的几种类型
[复制链接]
108
|
1
|
2015-1-12 10: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神经系统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是统率和协调全身各系统器官的重要部分。神经系统疾病对人们的生命和社会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而很多医院的就诊指南里是将神经内科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是不属于内科的概念。上海神经内科医院医生介绍,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疾病的临床医学,主要通过内科手段进行研究。有些神经内科常见病倾向于内科治疗,也就是以神内治疗为主,有些要神外的介入,进行综合治疗。内外科的分别简单理解就是内科的治疗是用药为主,而外科治疗听神经鞘瘤等疾病是以开刀动手术为主。下面就来介绍一些神经内科常见病类型知识。
神经病学与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外科、妇产科及眼科、耳鼻咽喉口腔科疾病密切相关,这些科的疾病均可出现神经病学问题,神经内科疾病也可首先表现为其他系统性疾病症状。诊治范围包括神经内科各种疾病,如:血管性疾病(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肿瘤、外伤、变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中毒性疾病、先天发育异常、营养缺陷、代谢障碍性疾病及各种神经内科疑难杂症。具体按类型分类有:
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脑底异常血管网病、颞动脉炎、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脑血管病是指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从而引起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常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和偏瘫为主要表现。脑血管病按其进程,可分为急性脑血管病和慢性脑血管病两种。我们通常所说的脑血管病,一般指的是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急,常危及人的生命,因此,也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慢性脑血管病病程长,易被人忽视。
脑血管病也是一种
神经内科常见病
,其先兆症状有:1、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吐字困难,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乏力或活动不灵活,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这是由于脑血管病供血不足,运动神经功能障碍所引起的。2、突然出现视不清,视力下降或一侧眼睑无力、下垂,眼球活动受限或不能活动。可能是动脉瘤突然少量出血的表现。3、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晕,甚至恶心呕吐,或头痛头晕的形式和感觉与往日不同,程度加重,或由间断变成持续性。这些征兆表示血压有波动,或脑功能障碍,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兆。4、面、舌、唇或肢体麻木,也有的表现眼前发朦或一时看不清东西,耳鸣或听力改变。这是由于脑血管供血不足而影响到脑的感觉功能的缘故。5、意识障碍,表现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觉或整日昏昏沉沉。性格也一反常态,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动迟缓或多语易躁,也有的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这也和脑缺血有关。
脊髓疾病: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脊髓空洞症、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血管疾病、运动神经元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朊蛋白病、艾滋病的神经系统表现、结核性脑膜炎、脑囊虫病、脑型血吸虫病。脊髓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等。脊髓病变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肿瘤所在平面的神经根损害及该水平以下的锥体束受累的症状和体征。最典型的症状在临床上表现为:1、感觉障碍:通常表现为肢体温度觉和痛觉的丧失。2、肢体疼痛:常表现为一侧肢体或双侧肢体的疼痛,常误以为是颈椎病而延误治疗。3、肌肉萎缩:表现为上肢,主要是手掌间的肌肉萎缩,进而伴发手指的挛缩变形。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4、行走障碍: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会出现行走不稳,脚底有踩棉花感、闭目站立不稳的症状。5、伴发症状:可以伴发小脑共济功能减退及头痛、头晕的症状。严重的症状需要进行像
听神经鞘瘤
等难度的外科手术治疗。
周围神经病: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炎、偏侧面肌痉挛、多数脑神经损害、单神经病及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病、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周围神经疾病有许多特有的症状和体征,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感觉缺失、感觉异常、疼痛、感觉性共济失调;运动障碍包括运动神经刺激和麻痹症状。刺激症状主要表现为肌束震颤、肌纤维颤搐、痛性痉挛等,而肌力减低或丧失、肌萎缩则属于运动神经麻痹症状。另外,神内的
就诊指南
还介绍到,周围神经疾病患者常伴有腱反射减低或消失,自主神经受损常表现为无汗、竖毛障碍及直立性低血压,严重者可出现无泪、无涎、阳痿及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等。以及因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的各种症状,比如,麻痹,麻木,疼痛,痉挛,肢体运动障碍,二便失禁,末梢循环不良等。
肌肉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周期性瘫痪、多发肌炎自主神经系统疾病。根据
上海神经内科医院
医生的介绍,肌肉疾病主要表现为肌收缩力减退或消失以及肌肉萎缩等。先天性或后天性、无神经系统病变,但肌病的主要症状与神经系统损害所致的肌无力不易鉴别,故常需与神经病相鉴别。病因有遗传缺陷、代谢障碍、免疫损伤等。广义的肌病包括原发和继发的疾病,也包括炎症。
人们出现不同的表现可能患有不同的疾病。如突然口角歪斜伴偏瘫偏身麻木可能患了中风;四肢麻木无力可能是周围神经病;行动迟缓伴肢体抖动和僵硬可能是帕金森病;突然下肢麻木无力伴大小便困难可能是脊髓炎等。当人们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时应该在第一时间里到医院就诊。因为神经的细胞是非常“娇嫩的”。在人们出现症状时,神经组织就已经受到损伤。如果不能积极的控制病情的发展,神经细胞死亡将是不可逆的。对于疾病来讲,不及时得到治疗的后果:轻则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严重时将会影响人的生命。尤其是急性发作的那些疾病显得更为重要(譬如说急性脑血管病)。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包括定位诊断、定性诊断和病因诊断,往往要先作出定位诊断即指出病损在神经系统具体部位。不同部位的病变综合征是定位诊断的依据。定位诊断往往有助于疾病性质的决定。许多疾病病因不明,因此难以作出病因诊断。在神经内科常见病的诊断方面,病史和体格检查十分重要,脑脊液检查和其他实验室检查、肌电图、脑电图也往往能提供重要线索。神经内科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等。神经系统影象学检查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上起重要作用。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lgog4694
|
2015-1-12 10: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嘘,低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dreamer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