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是隐匿的病情

[复制链接]
查看511 | 回复1 | 2015-2-9 10: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丙肝是隐匿的病情
  现在的丙肝患者护士自己的病情,没有症状就不给予治疗。很多人误以为丙肝和乙肝差不多,其实不然。丙肝起病隐匿,通常只是感到疲劳乏力,有可能被忽视,但疾病却在不知不觉中持续进展。多数慢性丙肝患者在患病的10年甚至20年中,无任何自觉症状,或偶有不明显的消化道不适,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体检或求治其他疾病时被意外发现的,而何时、又怎样感染的丙肝病毒,患者往往一概不知。而另外一些患者常在疾病发展到晚期才被发现。一旦感染丙肝,仅20%感染者自发清除病毒,80%感染者转化为慢性肝炎。丙肝比乙肝更有可能转化为慢性肝炎,而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隐匿的丙肝患者会成为危险的传染源。  

  我国目前约有4,000万人感染丙肝,人群感染率达3.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丙肝发病人数逐年上升,最近5年内报告人数翻了5倍,2008年报告的发病人数达到约12万人,比2003年增长了6倍。然而大多数人对这个<隐匿的杀手>知之甚少。2007年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的《丙肝认知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的人对丙肝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有正确的认识,仅有5%的被调查对象进行过丙肝抗体检测。即使在美国,慢性丙肝的诊断率也只有20%,而这些患者大多是在感染丙肝病毒后十余年才被发现。有些丙肝患者已经出现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但仍无明显不适。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261医院生物诊断与治疗中心医院是靶向性免疫体细胞治疗丙肝的患者。  

  丙肝十大高危人群:  

  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经血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另外部分传播途径不明。而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丙肝。  

  丙肝有以下十大高危人群:  

  1、有偿献血者,尤其是有献血浆史者;  

  2、1993年前接受输血和接受器官移植者;  

  3、共用注射器者;  

  4、艾滋病毒感染者;  

  5、感染丙肝母亲所生的婴儿;  

  6、针刺、刀伤或黏膜暴露丙肝病毒阳性血液者;  

  7、与丙肝感染者有性行为者;  

  8、曾行介入性诊疗患者(胃镜、内窥镜、牙科器械);  

  9、有过文身、文眉、穿耳环孔等;  

  10、维持血液透析者。  

  以上十大高危人群应及早进行丙肝的筛查,以便早诊断,早治疗,早痊愈,阻断丙肝的发展。对丙肝的筛查可以进行丙肝抗体的检测,如果丙肝抗体阳性,可进一步检测丙肝病毒RNA。目前献血的检测中均有丙肝抗体,但是一般的健康体检中可能不会检测丙肝抗体,所以高危人群应自己主动进行丙肝抗体的检测。  
改英雅 | 2015-2-9 10: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年新气象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