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王王书法作品中的心笔合一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王王书法作品中的心笔合一
[复制链接]
75
|
1
|
2015-2-11 10: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古人云:“书,心画也”,书法的第一境界是作者通过线条笔迹所折射出来自己的心灵影像,这种心灵影像之中的人格境界与审美境界是密不可分的。王王先生2007年创作的行书《兰亭序》,一改古人写法,另辟蹊径,不泥古法。笔下的一点一画,流泻的是自己心灵的迹象。可以看出来王王的先天资质、字外功夫、人格怀抱以及道德修养。
晚清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到诗中“有我”和“无我”之境,初读时多有不解,细读可悟其理。对于书法作品而言,笔笔雕琢,亦步亦趋于前人,作品不写也罢。但是一味创新违背书法原则也难登大雅之堂。王王的书法不曾一味贪图如何表现“大”,如国际风云,纷繁大事,时事政经,而多有作者自身之“小”的自觉修为,这样的书法更加贴近人类心灵。中国书法的源头是《兰亭序》,而兰亭序中的人生况味流水行云,来源于魏晋名士自然歌讴的人生豁达,王王重新创作兰亭序,这是对魏晋风骨的当代解读。古人之问,一问千古,今人仍然在追寻,或者还会一路问下去。书法作品的承载,就是朴实的心灵之问。
在一起书法笔会上,王王谈及当代中国书法之乱,古来未有。书坛各门各派,自立山头。各种各样的书法奇谈怪论都出现了,书法之于当代,已经脱离了书写功能,而划分为纯粹的艺术门类。我们要用澄明的心灵去体悟前人的经典和自然天地中所深含的宇宙精神,学会挣脱世俗的羁绊,忘却那些纠缠于心的尘间世事和浮名利禄,淡化名利,合于自然。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今人的书法崇尚什么?我们在创作中应强调虚己无意,这里的虚己无意并非完全消失了意念,消失了自我,乃是在创作过程中消解了功利之心,使身心完全融入挥写的状态,达到自然生命与书写生命的浑然一体,保持自然的本色。
但是,所有虚己无意的作者都能写一笔的好字吗?不然。完全的没有规范和约束,只会让书法消亡。在书法上,书家应当“薄于内而重于外”,是故,当今书坛,缺的不是创新,而是遵循和约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向肥妓
|
2015-2-11 10: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帖子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段落清晰,情节诡异,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平淡中显示出不凡的文学功底,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我辈应当学习之典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不败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