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知识点: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复制链接]
查看119 | 回复1 | 2015-5-8 12: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在初中代数各册都有出现,且占有相当的篇幅,也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学数学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占8~10分左右。

  针对此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全国特级教师网的老师为考生们总结出规范解题的5个步骤:

  ⑴ 审题,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问题给出和涉及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⑵ 设元(未知数),①直接未知数②间接未知数(往往二者兼用),一般来说,未知数越多,方程越易列,但越难解;

  ⑶ 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的量;

  ⑷ 寻找相等关系(有的由题目给出,有的由该问题所涉及的等量关系给出),列方程。一般地,未知数个数与方程个数是相同的;

  ⑸ 解方程及检验;

  ⑹ 答案;

  综上所述,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实质是先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设元、列方程),再由数学问题的解决而导致实际问题的解决(列方程、写出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列方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列方程是解应用题的关键,接下来,根据全国特级教师网网课里的内容,为考生列举出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常用的4个方法。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常用方法

  1、译式法:

  就是将题目中的关键性语言或数量及各数量间的关系译成代数式,然后根据代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等量关系;

  2、线示法:

  就是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表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根据线段长度的内在联系,找出等量关系;

  3、列表法:就是把已知条件和所求的未知量纳入表格,从而找出各种量之间的关系;

  4、图示法:就是利用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它可以使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更为直观,这种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题意;

  上述的4种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常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求解应用题的过程中更轻松的找到解题突破点。当然,在这里还要告诫考生很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勤于动笔!无论是在练习中还是考试中,要及时的把自己的思路写在纸上,观察方程式,有的时候会很快的发现题目的突破点,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ipdjb | 2015-5-8 12: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我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把这个帖子顶上去这件事了。楼主的帖子实在是写得太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