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都是宝——飞碟瓜

[复制链接]
查看211 | 回复1 | 2015-6-3 16: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飞碟瓜又名碟瓜、碟形瓜、齿缘瓜、扁圆西葫芦,为葫芦科南瓜属美洲南瓜的一个变种。其果实既可以观赏,又可以食用,是一种难得的现食兼用园艺植物。飞碟瓜在我国栽培的历史很短。原产于中南美洲。最初它是作为一种名特蔬菜于20世纪90年代从俄罗斯、韩国、美国等地相继引入进行栽培的。

  飞碟瓜根系发达。茎短缩,蔓性、半蔓性或矮生。真叶近五角掌状,浅至深裂,互生,绿色。雌雄异花同株。一般雌花单生,雄花簇生。花黄色,腋生,花径10——12厘米左右。瓠果,分白、黄、绿三种基本颜色。果缘具棱齿,扁圆、碟形或钟状,所以俄罗斯人称之为碟瓜、碟形瓜、齿缘瓜。因果形美观,状若飞碟,故命名为飞碟瓜。

  飞碟瓜为虫媒花植物,以观果为主。飞碟瓜性喜温暖环境,飞碟瓜适宜的生育温度为13℃——28℃。温度过高,容易化瓜。温度低于10℃,则生长停滞,果不膨大。喜光,但可耐一定程度的弱光。因此,它既适合露地栽培,又适合保护地栽培。喜湿,不耐旱,由于叶片大,蒸腾强,栽培上要特别注意水分管理。应保持空气温度为70%——80%.湿度过大,容易发生白粉病。喜肥。以砂壤土、壤土栽培为宜。适宜的土壤pH值6.5——7.0.每株留瓜2——3个,蔓生型每株留瓜3——5个。保持土壤湿润。植株每伸长20厘米,绑蔓1次。

  育苗采用纸简或营养钵育苗。选择饱满无病虫伤害的种子在28℃——30℃温度下浸种8——10小时,而后在25℃——28℃温度下催芽。催芽过程中保持催芽袋湿润,每天换水1——2次。当50%以上种子萌芽时,播种于预先准备好的播种盘中。要求底上厚度至少5厘米。

  打透底水。覆盖药上,厚度1厘米,然后覆盖地膜或小拱棚,保温保湿。最好能保持土温在25℃以上,这样有利于幼苗出土。苗出土后,撤去覆盖物,适当降温,以防徒长。子叶展平后,移苗至育苗钵(10×10厘米)中。苗期要保持充足的光照,光照时间每天保持10小时左右,有利于雌花分化。温度采用变温管理。即晴天白天保持23℃——28℃,夜间降至12℃——15℃;阴天白天保持20℃——25℃,夜间可降至10℃——12℃,昼夜温差10℃——15℃。定植前5——7天要进行秧苗锻炼。整地、定植霜期过后,最低气温稳定超过10℃时定植。畦作或垄作。采用畦作,则畦距40——50厘米,畦宽120厘米,株距80——100厘米,每畦2行;采用垄作,则垄距70厘米,株距100厘米,可根据品种特性具体确定株行距。定植前整地,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千克,磷酸二氨30千克,过磷酸钙50——100千克。玉米种植技术

  田间管理定植缓苗后,结合追肥浇一次催秧水,开花结果期加大给水量。盛夏持续强光高温期,必要时每天浇水2次。生育期内分别在缓苗后、盛花期、盛果期追肥3次。要避免草荒,开花前进行2——3次铲地松土,中耕除草,以促进根系发育。要及时进行绑蔓,除去老叶、病叶。上午6——9时可进行人工授粉,帮助坐果。同时要注意病虫害防治。可用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蚜虫,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白粉虱,选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防治白粉病。 花生种植技术
idhb8423 | 2015-6-3 16: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3_41:}默认的表情好少啊。楼主加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