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布重绵厚裘有温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布重绵厚裘有温
[复制链接]
199
|
0
|
2015-11-21 14: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布重绵厚裘有温
时间:2015-06-1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温长路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如云。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
——唐·白居易
诗词赏析
白公的这几句诗是写棉布和丝绸好处的,选自他的《新制布衣》一诗。用产于桂林的色白似雪的棉布、产于苏州的柔软如云的丝绸,做成结实厚敦的棉袍子,穿在身上是何等地舒适、温暖!接着,他还说出了穿着的具体感受:“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肢体暖如春。”温暖之中,诗人突发怜悯之情,为天下受寒受冻而没有穿戴的穷人感到不安:“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他的这种美好愿望,又立即化为一种遐想:“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和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联系到他在另一首《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的诗中“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的感慨,诗人那仁爱之心、助人之德分明可见。
健康话题
如今,人们基本不必为穿着寒冷的问题担忧了,也不再是“新三年,旧三年,裢裢补补又三年”的穷时代了。衣被的面料,也从单调的棉布、丝绸发展到多种成分的制品了。穿衣看时代,服装看进步,衣着是折射人们生活穷富的一面镜子。不论城市乡村,不分男女老幼,人们现在普遍感受到的是:红黄黑白绣艳装,五颜六色四季春。如何穿着才算科学?如何穿着才能健康?新的问题摆到了人们面前。
穿来穿去,还是绵绸面料好
衣食住行,穿衣的问题排在第一。要穿出美观、大方,更要穿出健康、科学。“衣食随缘,自然快乐”,诗人吕岩的话说得是对的。
就服装的面料而论,千改万变,东走西转,最后的落脚点又回到了原始的棉布和丝绸上。虽然化纤合成的面料具有耐磨、挺直、美观、易洗涤等优点,但千百年的实践和最先进的研究结果都证明,运用棉布和丝绸织物还是对人体最适用、最有益的选择。这是因为,棉布和丝绸衣物的通气、吸湿、保暖功能都优于化纤合成的制品,且对机体不产生恶性的刺激作用。实际测定表明,在35℃的气温下,穿棉布或丝绸衣服的人,皮肤温度升高0.7℃,每小时体内积热444焦耳;穿化纤衣服的人,皮肤温度升高1.4℃,每小时体内积热628焦耳,二者间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日本专家对穿着不同面料衣服的1500人进行了一项专门调查,发现其中有600人的皮肤有异常表现,而他们大都具有穿着包括尼龙、绦纶、聚丙烯腈纤维和醋酯纤维为面料的内衣这一共同特点,而穿着棉布、丝绸内衣的人基本没有这种现象发生。化纤织物产生的静电也非常烦人,它不仅能在瞬时发生高达3000~7000伏的高电压,让人产生触电的痛苦,或给人的社交带来尴尬,而且还直接对机体的健康带来危害。
小心美丽包装下的陷阱
随着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高的要求,服装的污染问题也逐渐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国对服装业提出了严格的环保标准,主要内容包括纺织品不得经过氯漂白处理,不得进行防霉蛀整理和阻燃整理,不得添加五氯苯酚和四氯苯酚,不得有霉味、汽油味及有毒的芳香味,不得使用可分解为有毒芳香胺染料的偶氮染料、可致癌染料和可能引起过敏的染料,产品中甲醛、可提取重金属含量、浸出液PH值、色牢度及杀虫剂残留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等。有人说,服装是人的第二皮肤,污染问题不可小视,要小心美丽掩饰下的陷阱,这话也不无道理。(作者单位为中华中医药学会)
(责任编辑:杨敏)
中医药
,
中国
,
苏州
,
桂林
,
诗词
相关帖子
•
白血病中晚期还能治好吗 白血病有什么食疗方法
•
恶性淋巴瘤晚期传染吗 患者还有救吗
•
治疗白血病的药物有哪些 疗效如何
•
淋巴瘤颈部传染吗 怎么治疗呢
•
淋巴瘤的中医疗法是怎么样的 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
淋巴瘤之家网站是什么 有什么内容
•
淋巴瘤哪里治的好 淋巴瘤患者在治愈后会不会复发
•
非霍奇金淋巴瘤能好吗
•
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症是不是白血病 中药如何治疗
•
血癌是不是常说的白血病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聆听你的声音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