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诗中的养生之道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诗中的养生之道
[复制链接]
184
|
0
|
2015-11-21 14: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诗中的养生之道
时间:2015-06-2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雨
许多名人讲究养生之道,他们常把养生之道寓于诗中,读之使人颇受启迪。
曹操的养生诗中,最精彩的当推《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诗中以长寿的动物神龟为例,说明生老病死的规律。这首诗可以说是曹操留给后世的养生良方。
南宋诗人陆游诗云:“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汤,吾诗读罢自然醒。”吟诵一首好诗妙词,可使人产生最佳的心理效应,这种作用能养性怡情,荡涤脏腑,宁神忘痛,对身心健康大有益处。
清代康熙皇帝对生活保健也十分重视。他古稀之年的一首诗能概括其养生之道:“淡泊生津液,清虚乐有余。鬓霜惭薄德,神惫恐高誉。苦好山林趣,深耽性道书。山翁多耄耋,粗食中园蔬。
清光绪时,东阁大学士阎敬铭给名人留下一首《不气歌》,这可以说是另一种养生诗。《不气歌》曰:“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出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语气病治非易。气之为害太可惧,诚恐气病将命废。我今尝过气中味,从此永不生真气。”可谓是雅俗共赏、妙不可言的健身养性座右铭。
当代古文学家商承祚教授在70寿辰时写了一首幽默的明志诗:“九十可算老?八十不稀奇,七十难得,六十小弟弟,四十五十满地爬,二三十在摇篮里。”由此诗可知,人至老年保持一颗童心,可延年益寿。
爱国学者,闻名遐迩的世纪老人袁晓园女士,在百岁华诞时写了一首《百岁感怀》诗:“不拜耶稣不参禅,不信气功不练拳。人间哪有长生药,顺其自然过百年。”此诗通俗易懂,且富有哲理。袁女士曾长期旅居美国,85岁时回国定居,实现了她“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的夙愿。她把文房四宝作为自己养生之道和精神寄托,并对汉字极有研究。良好的生活环境,开朗乐观的性格,健康的个人爱好,一切顺其自然,是她颐养天年的长寿秘诀。(河北省石家庄 张雨)
(责任编辑:杨敏)
养生之道
,
中医药
,
中国
,
永年
,
动物
相关帖子
•
淋巴瘤的中医疗法是怎么样的 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
淋巴瘤之家网站是什么 有什么内容
•
淋巴瘤哪里治的好 淋巴瘤患者在治愈后会不会复发
•
怎么会引起白血病 该如何治疗
•
怎么会有白血病 该如何治疗
•
非霍奇金淋巴瘤能好吗
•
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症是不是白血病 中药如何治疗
•
血癌是不是常说的白血病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人为什么会得白血病 要怎么治疗
•
邓鸣贺患白血病原因是什么 治疗有效果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王牌胡汉三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