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小苘踊跃凭窗起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小苘踊跃凭窗起
[复制链接]
258
|
0
|
2015-11-21 14: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小苘踊跃凭窗起
时间:2015-08-0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孙亚春
“夏雨还将春雨继,小苘踊跃凭窗起。”偶然读此诗句,不觉好奇心起,“苘”,当是何物呢?查阅图片,却是会心一笑:“苘”,原来就是农村随处可见的一种野草,夏秋之季结果,果实圆泡状,带着青绿的褶皱。小时候,村里的孩子常常摘取苘果,蘸着苘叶汁儿,在胳膊上摁来摁去,胳膊上便印上许多绿色的圆印儿,那是最天然的儿童画。还有另一种玩法,就是将手掌虚虚一握,上覆苘叶,另一只手用力地拍,就会听到“叭”的一声脆响,小孩子们常是乐此不疲。
“苘”,在鲁西南乡下随处可见。人们都习惯的叫它“qing”,却没有心思探究它的名字究竟是“青”或是其他字,没人关心这个,只晓得它是一种生长泼辣的野草罢了。又怎会想到,长得粗粗笨笨的“qing”,却会有如此雅致的名字。再看百度解释:“苘”,苘麻也。其茎皮纤维可作绳,果实入药有清热利湿解毒退翳之效。读至此,不觉对它有些刮目相看了,名不见经传的“苘”,原来却如此含蓄内秀,如此卓有芳华,只可惜大多时候不为人所知所用,竟是沦落成了小孩子的游戏之物了。岂不令人惋叹?
兴之所至,不禁对深藏于记忆的几种野草进行了搜寻查阅,想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用途。“黑豆子棵”,学名“龙葵”,一种很常见的野草,植株的外形很像辣椒苗儿,其果实初为青色,成熟后转黑,状如黄豆,味道清甜,很受小孩子喜欢,有清热解毒之效;“马蜂菜”,学名“马齿苋”,茎红叶碧,在田角地头成墩的生长。“马蜂菜”是野味佳肴,可以用来摊菜饼,蒸窝窝,不仅味道适口,且有清热利湿之效;“蒺藜”,一提到它,一首儿时的谜语不由得从记忆深处飘来:“小时一丁丁,大了一扑棱儿。开黄花,结丁零。小孩要吃丁零果,搬着脚丫来找我”。散发着歌谣馨香的“蒺藜”,是一味疏肝明目的良药;“旋覆花”,很婉约的花名,熏染着淡淡的诗风词韵,是田边渠旁寻常见的一种小黄花,儿时常采来插在水瓶中欣赏。此花亦为草药,有止咳祛痰之效;滋补佳品“枸杞”,土名儿却唤作“狗尿子”,乡间有歌谣传唱:“狗尿子、狗尿子,白天吃了黑天死”,以至于淘气的孩子们对它敬而远之;另外,还有学名“车前草”的“牛舌头棵儿”,学名“小蓟”的“萋萋芽”,学名“木贼” 的“节节草”等,这些野草,各有各的风姿,各有各的功效……
不禁有些感慨。这些寻常的野草,不择土壤、不惧风雨,生长于乡间路旁,低调而淳朴,不刻意谋求人们的喜爱与欣赏,也从不在意人们的淡漠和轻视。它们虽不如粮食可以救人于饥难、不如花卉可以悦人于香色,但也各具补益本领和功效,既可充饥于飞鸟虫鱼,也可做人们的佳肴良药。它们同样是大自然衷爱的孩子,是自然界对世间生物的慨然馈赠。它们和清风细雨阳光明月一样可贵,一样的甘于奉献,一样的不可或缺。
仿佛看到了一片新绿,闻到了一阵草香。那些朴素内敛的花草啊,生长在沟渠旁,伫立在风雨中,朦胧在童年的记忆里,摇曳在幽香的书卷中……更祈愿它的价值、它的精神, 相承于华夏民族的血脉里,长久地扎根在人们心中。
(责任编辑:刘茜)
儿童画
,
好奇心
,
图片
,
奶茶
,
天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相关帖子
•
丰胸:沐浴按摩法
•
风邪热毒客于少阴型咳嗽
•
补胞饮
•
败龟版散
•
气功文化南北朝著作
•
转移性骨肿瘤图片症状有哪些 如何进行治疗
•
谢霆锋患皮肤癌图片是怎样的 怎么治疗
•
皮肤癌的症状图片是怎样的 怎么预防
•
白血病出血点图片症状有吗 保健方法是怎样
•
怎样可以预防白血病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冥朝网络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