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漫话薤白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漫话薤白
[复制链接]
229
|
0
|
2015-11-21 20: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薤白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的鳞茎,可食用。它是中华民族认识和使用较早的一味中草药。远在汉朝医圣张仲景就创瓜萎薤白汤,以治胸痹,因疗效显著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到了唐时,人们有用酥炒薤白投酒中饮用的作法。诗人白居易因而留下“酥暖薤白酒”的诗句。
唐朝的另一个大诗人杜甫为薤白作诗。诗是这样写的:“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箸头。衰年关膈冷,味暖并无忧。”
诗的前两句是对薤白的描述,说它的茎叶翠绿象青草的颜色,鳞茎似无暇的白玉做成的筷头,非常好看。在“安史之乱”中诗人颠沛流离,饱受战乱之苦,贫病交加,自然是“衰年关膈冷”了。但是,当他饮下薤白以后,“关膈”的不舒迅速得以缓解,心情不觉好起来,一切忧愁消散得无影无踪,油然产生了“味暖并无忧”的欣喜之情。
这首诗记录了诗人一个短暂的生活画面,也说明我们的先人们利用中医中药祛病强身取得很好的效果。
今天的我们对薤白的认识较之古人是深刻得多了。人们已分析出它所含的成分,对它的药理也有进一步的认识,知道它的“提取物有显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当然还有其它的一些作用,这都为古人的正确使用做出合理的解释。
中华民族
,
中草药
,
百合
,
杜甫
,
瓜萎
相关帖子
•
常用罐法及其特点--药罐法
•
治失眠
•
治失眠偏方
•
治消化道出血方
•
舌苔颜色预示身体健康(1)
•
高龄老人皮肤癌治疗是怎样 患者手术后饮食是怎样
•
苗药治疗白血病的治疗机理及效果如何
•
治疗淋巴瘤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症状怎样
•
nk淋巴瘤如何治疗 有哪些症状
•
恶性淋巴瘤要化疗吗 有什么药物可以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冥朝网络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